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旅游意識和對游艇等高端旅游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更為中國游艇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并將推動休閑游艇基礎設施和綜合功能齊全的國際游輪城、國際游艇俱樂部的建設。
“站在游艇甲板上,眺望一望無邊的大海,頓感心胸開闊。游艇開得飛快,站在船頭感覺自己就像子彈一樣飛。這樣的游艇生活距離廣州市民將越來越近。”近日,“2011年廣州國際游艇展”主辦單位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A.充滿美好前景的產業
業內人士指出,游艇產業是一個充滿美好前景的產業。目前歐美發達國家平均每171人擁有一艘私人游艇,挪威、新西蘭等國家人均擁有游艇的比例高達8比1,美國為14比1,內陸國家瑞士,人均擁有游艇也達到69比1。中國香港目前已有游艇2000至3000艘,每年私人游艇產業帶來的產值達40億港元。而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所擁有的百萬美元級富豪數量遠遠超過香港,預測這兩個地區游艇業是一個數倍于40億港元的產業,而這僅僅是中國兩個經濟發達地區的私人游艇產業的最低規模,其潛力可能會超出人們的想象。
然而,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擁有私人游艇的人數不過區區百人,這既反映了我國游艇業發展的滯后性,也揭示了游艇產業在中國的巨大潛能。目前全世界的游艇產業發展已經處于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每年的增量十分有限。盡管中國游艇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并將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游艇業的興起,中國各地政府紛紛規劃區域內的游艇業發展藍圖。廣東成立了游艇競爭力調研小組,珠海加大對平沙游艇產業區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圳市政府多次與國外游艇巨頭探討游艇產業的發展;上海要將奉賢的游艇工業園區建成上海游艇產業的“母港”;江蘇正全力打造中國最佳的兩個游艇俱樂部;青島在成功舉辦奧運帆船賽后,后續建設的頂級配套設施大大提升了青島游艇、帆船及俱樂部的檔次;浙江在溫州規劃建設12萬平方米的游艇產業園區,涉及整艇的制造、工業園區和游艇配套產業。各地不約而同采取一系列舉措讓人們看到了游艇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
行業對游艇業發展的積極響應尤其表現在游艇展會上。除上海、廈門、青島等地紛紛舉辦了游艇展外,廣州也積極籌備國際性的游艇展覽會,由專業展覽公司介入籌辦的“2011廣州國際游艇展”將于今年3月舉行。主辦方表示,廣州首個國際性的游艇展會如期獲得了來自游艇制造商,代理商以及游艇買家的熱情支持,截至1月10日,超過80艘大小船艇確認參加2011廣州國際游艇展,其中不乏“國際品牌”,如圣汐、賓士域、歐尼爾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