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提出,要把全力推進非資源型產業發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選擇,要發展新型能源等四大產業,建設四大基地,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內蒙古要發展建設的四大基地包括:發展煤炭、電力、風能、太陽能等能源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做大總量,做優產業結構,建成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積極發展有色金屬、貴金屬加工業,推進探、采、選、冶煉和加工一體化建設以及“冶電聯營”,建設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作為全國重要能源基地,煤炭探明儲量位居全國第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稀土探明儲量和工業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內蒙古地跨“三北”,與8個省份相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資本和產業“北上西移”,為內蒙古發展非資源型產業提供了良機。內蒙古提出,要充分發揮區位、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通過承接一批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制造業,逐步擺脫對資源的過度依賴。 同時,以園區為載體,促進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推動非資源型產業、中小企業、富民工程的一體化發展。內蒙古已按照主導產業突出、承接產業轉移目標明確、產業規模較大、產業鏈條較長、協作配套水平較高等標準,初選出銷售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60個,將在“十二五”期間進行重點建設,力爭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萬億元,新增就業45萬人左右。
近年來,內蒙古各地已經開始謀劃非資源型產業發展,在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風電設備、化工機械、輕工機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發展勢頭較好。如鄂爾多斯市建筑陶瓷產業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陶瓷生產線40條,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基地之一。“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依托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風、光、生物質發電和煤的潔凈利用為重點,打造綠色能源基地;以稀土、光伏、特種合金和非金屬材料為重點,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
來源:中國冶金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