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河北鋼鐵業面臨四大挑戰


    時間:2011-02-22





      當前鋼鐵行業的發展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如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短期問題與長期問題交織、結構性矛盾與體制性問題并存、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互聯等,致使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產能過剩、控制能力弱、成本升高、經濟效益水平下降的矛盾和問題愈加凸顯。2010年,河北省粗鋼產量超過1.4億噸,利潤卻下降17%,平均成本升高20%多;鋼材市場總體“周期縮短、波動頻繁、震蕩為主、整體向上”的運行態勢仍將在2011年延續。筆者認為,“十二五”期間,河北鋼鐵行業既面臨著發展機遇,更面臨著嚴峻考驗。


      挑戰之一:以技術改造推進企業內部完善配套、產業升級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鋼鐵市場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高附加值、高技術難度和高質量的“三高”產品消費量在鋼材總消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但2010年,河北鋼鐵工業中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普通低合金鋼和合金鋼等品種的產量僅占粗鋼總量的23.73%,雖比2009年提升5個百分點,但總體仍是中低端產品多、中高端產品少;鋼鐵工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01%,而先進的省(市、區)鋼鐵銷售利潤率達到7.5%,有的甚至高達11%之多。因此,推進河北鋼鐵產業升級已是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河北鋼鐵企業,主要是民營鋼鐵企業內部工藝技術裝備不配套、不完善現象十分嚴重,該省具有8000多萬噸鋼產量的民營鋼鐵企業幾乎沒有一家是在采選、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以及節能減排、環保、循環經濟等方面做到綜合配套的鋼鐵企業,甚至部分民營鋼鐵企業連煉鐵、煉鋼、軋鋼綜合配套平衡水平也達不到,致使河北鋼鐵產業結構中的鐵、鋼、材三者比例失調。2010年1月~11月,河北省鐵、鋼、材三者比例為0.96:1:1.16,而正常比例應為1:1:0.95。這些企業在“十二五”期間內部工藝裝備的配套完善、“填平補齊”任務十分繁重,且還需要不斷提高綜合配套水平,推進工藝裝備的大型化、連續化和高效化。同時,這些民營鋼鐵企業產品同質化、同構化也很嚴重,如果不通過技術改造進行綜合配套、優化升級,在新一輪競爭中就有可能敗下陣來。


      挑戰之二:以兼并重組推動規模擴張和產業集中度提升


      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成本升高、效益低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時國內、省內重組并購組建鋼鐵集團的步伐加速。未來鋼鐵行業的競爭將更多地體現為集團之間利用綜合管控手法,在資源配置、資產組合、產業組合、協同效應、知識管理和組織智商層面的競爭。從目前情況來看,河北鋼鐵企業仍然多而分散,僅100萬噸以上的民營鋼鐵企業就有40多家,且缺乏實質性的重組,總量難以控制,重復建設難以制止,環境難以改善;河北鋼鐵集團雖然已重組12家民營鋼鐵企業,但重組后的管理和實質性整合推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在增強控制力和內生力方面尚需一段時間。單就產業集中度而言,即使河北鋼鐵集團目前按7000萬噸產能計算,其在本省產鋼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僅為50%左右,小于上海、北京、甘肅、湖北、湖南、安徽、內蒙古、福建、遼寧、天津、四川等省、(市、區)的大鋼鐵集團占當地鋼產量的比重。鋼鐵集團的規模不僅決定著企業生產成本、資源配置效率,決定著在國際大平臺上原料和成品兩個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占有率,還決定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生產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體系的建立和以金融資本運營為核心的鋼鐵產業體系的建立,進而為該省鋼鐵工業化提供強大的支撐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