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產業助推江蘇第三次戰略轉型


    作者:張展鵬、劉巍巍、葉超    時間:2011-02-21





    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新興產業助推江蘇第三次戰略轉型

      在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代省長李學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2010年江蘇六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在工業中占比達23%,突破了兩萬億元大關。從當年的鄉鎮企業、外向型經濟,到如今的新興產業,江蘇悄然間又一次搶占中國經濟轉型的前沿陣地。

      根據《江蘇省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到2012年江蘇新興產業銷售將超過3萬億,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達30%,進一步確立“戰略性主導產業”的地位,推動這個東部沿海大省由“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的嬗變。

      提前多年布局成就了兩萬億元跨越

      “23%”并非特別大的比重,但它見證了江蘇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也吹響了江蘇第三次戰略轉型的號角:上世紀80年代,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加快工業化進程;90年代以擴大對外開放為動力,推動開放型經濟大發展;目前正經歷的第三次轉型,核心是發展創新型經濟,新興產業正由此乘勢而上。

      十年磨一劍,今朝露鋒芒,“23%”再次印證了厚積薄發的道理。上世紀80年代開始,江蘇就陸續提出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將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為新興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此過程中還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園區經濟”,通過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園區、創業園區等各級各類園區建設,為新興產業發展和壯大提供了沃土。

      蘇州市周莊鎮發展物聯網的歷程是江蘇新興產業厚積薄發的一個縮影。“一提起周莊,大家想到的都是‘中國第一水鄉’,對這里的物聯網產業卻大多一無所知,事實上,我們為此已付出了多年心血。”周莊鎮主管招商服務的副書記高苡平說,該鎮1998年就著手發展傳感器產業,如今已集聚相關企業近50家,紅外、光電和霍爾三種傳感器銷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0%、20%和15%。

      始于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成為江蘇新興產業大發展的重要契機。2009年,在傳統產業步履維艱時,江蘇六大新興產業逆勢上揚:新能源、新醫藥、軟件服務業產值分別增長60%、30%、30%,其中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占全球的20%以上、全國的60%以上。新材料、環保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0%,均高于工業平均增速。此外,隨著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在無錫成立,江蘇物聯網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當年實現銷售收入33.78億元。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江蘇新興產業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從而更加堅定了江蘇加速推進新一輪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