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十五條力度空前,外地人在京買房須納稅五年


    時間:2011-02-17





    昨天下午4點許,北京市政府網站“首都之窗”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下稱“京十五條”),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京版”樓市調控細則終于塵埃落定。

      “無法提供本市有效暫住證和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向其售房”等15條政策的一一明確,“京十五條”超越目前已公布調控細則的上海、青島等地,成為迄今為止力度最強的地方版樓市調控政策。

      調控力度空前

      “京十五條”從住房保障、稅收、信貸、供地、限購等方面對北京房地產市場做出了全面的要求和規定。

      相比其他城市的調控細則,“京十五條”的最大區別在于其限購方面的規定,即將此前“國八條”及其他城市大多采用的無房限購1套,已有1套禁止購買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的納稅時限由1年提高至5年。

      “這條政策的影響力一定是非常巨大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2月16日進行的微博訪談中對此表示,這一政策不僅僅是在打壓房價,而是要緩解北京市政府這幾年提出來的北京人口和環境資源的基本矛盾。

      北京市政協進行的“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專題調研發現,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已達19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為124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達726萬人。可見,目前外地人比例已經占到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張鳴:北京大規模歧視外地人】

      這一政策昨天在互聯網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盡管專家肯定此舉旨在打擊外地炒房客,但不少網友在微博上發表激烈的批評意見,認為這一政策含有“歧視”外地人的意味,是一種倒退。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市場低迷期外地人在京購房占比僅為26%,而到了2009年市場回暖之后,這一比例已急劇上升到38%,2010年在“京十二條”規定外地人購房需提供一年以上納稅或社保證明的情況下,外地人購房占比又降至34%左右。而據媒體報道,2011年1月北京賣出的住房中44.8%都是非本市居民購買的,這一比例更是創下了歷史高點。

      “鏈家地產”副總裁林倩認為,市場不好時的外地購房者往往以剛性為主,回暖后投資及過度消費型外地人進入越來越多,這也說明當前市場的火熱,與非剛性需求外地人介入交易市場過多有關,適時提高購房門檻,對于外地人“恐慌性購房”起到了急剎車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