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成江蘇省連云港市經濟強力引擎


    時間:2011-02-17





    2010年,江蘇省連云港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臨港基礎工業,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工業經濟繼續砥礪前行,實現大步躍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941.32億元,同比增長48.0%,全市規模以上輕、重工業產值比為32.5∶67.5。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39.1%,工業經濟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達到6個百分點,成為拉動連云港市經濟的強力引擎。


      優勢的工業項目載體建設吸引了大批重大項目。去年,連云港市共完成全社會工業投資800億元,增長35%。其中,優勢產業崛起壯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50億元,增長5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1%,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去年以來,連云港市充分發揮沿海大開發形成的大園區、大交通和大載體的支撐作用,加快突破臨港重大工業項目。益海鹽化、烯烴、晶澳太陽能等一大批投入超百億元的“基地型、基礎性”重特大項目紛紛落戶港城。


      連云港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十分明顯的比較優勢和一定的集群效應。2010年,以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50億元,增長5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1%,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與此同時,以鋼鐵、石化、造船、糧油加工為代表的臨港基礎產業也實現了快速成長,產值接近全市工業四成。


      在工業經濟跨越推進的同時,連云港工業節能降耗也取得顯著成效,工業經濟的發展方式已實現加快轉變。繼恒瑞醫藥之后,康緣藥業批準為連云港市第二個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中復神鷹T700高性能碳纖維進入中試階段,國電聯合動力3兆瓦風電機組、中復連眾5兆瓦風電葉片成功下線,國家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基地、工信部新能源產業和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園落戶連云港,清潔能源產業園進入江蘇省10個創新型園區行列,國家硅材料基地通過復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家,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達到10家,創新資源加快匯聚。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1941億元的業績為連云港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連云港市經信委主任徐毓敏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連云港市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抓住有利于發展的各種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實踐探索出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根據連云港市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達到5000億元,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100家以上,其中超50億元企業10家,超100億元企業5家。全市企業研發投入占工業銷售收入比重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