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經濟成推動沈陽經濟發展主要力量


    時間:2011-02-01





    多年辛勤培育,終于取得豐碩成果。2010 年,遼寧省沈陽市非公經濟實現生產總值3284.8 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65.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30.5 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76.5%;完成稅收517 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80.4%;全市非公企業達28 萬戶,從業人員約280 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總數的75.6%;全市新增就業崗位的90% 來自非公企業。一連串令人欣喜的統計數字清楚地顯示出,“ 十一五”期間,非公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沈陽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安置就業的主要渠道。

    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沈陽市各級政府創造的良好政策環境和投資環境。“十一五”期間,沈陽市制定出臺了促進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分別于2006 年、2009 年兩次召開全市非公經濟工作會議,隆重表彰非公企業,為非公經濟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5 年間,沈陽市先后對1229 項審批事項進行了5 輪清理,僅保留了110 項,削減幅度達91.05% ,成為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審批事項較少的城市之一。連續多年對城市環境的大規模整治,大大提升了沈陽的對外形象,為沈陽形成非公經濟投資“洼地”創造了良好條件。

    大量優質項目的引進,增強了非公經濟的發展后勁。沈陽市始終堅持對內對外開放戰略,把招商引資作為增強非公經濟總體實力的重大舉措。2006 年以來,全市共引進國內規模以上優勢企業及優質項目9054 個,總投資5437 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647 億元。產業集群的突飛猛進,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沈陽市以“規模整合和內涵提升”為重點,突出區域特色,對產業集群進行了5次較大調整,規劃了28 個產業集群,使產業布局更趨合理。截至2010 年年底,這28個產業集群共集聚企業1900個,實現產值4200 億元,其中14 個產業集群產值超過100億元。

    與此同時,沈陽市圍繞擴展產業、延長產業鏈條,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小型專題招商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僅2010 年全市就組織產業集群招商活動172 個,推出項目357 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1295.2 億元。資金緊缺一直是制約非公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沈陽市積極予以財政引導性資金扶持,幫助非公企業解決資金困難。沈陽市政府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幫助中小企業申報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技術改造資金,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5 年來,全市中小企業累計獲得國家和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6070.4 萬元、技術改造資金2792 萬元。沈陽市政府還籌資10 億元,用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補償制度,并確定每年出資2000 萬元作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貸款擔保風險補償金。此外,沈陽市還逐步建立起市、區兩級擔保體系,全市15 家開展中小企業擔保業務的擔保機構完成擔保額44.47 億元,通過銀企對接為236 家中小企業融資39.175 億元。走進“ 十二五”,沈陽非公經濟高揚風帆,再次起航。□郭宏穎

    來源:中國工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