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煤大省山西將在“ 十二五”期間,著力打造中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在未來的發展藍圖中,山西這個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將努力實現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轉型。
日前在太原召開的山西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正在審查的《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將這一過程描述為“ 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轉變”,并提出山西將堅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依托大企業大集團,將裝備制造業發展成為山西新的支柱產業。《綱要(草案)》明確,包括煤機、汽車、鐵路裝備和重型機械在內,都將成為“ 十二五”期間山西重點發展的制造業種類。其中,新能源汽車、動車組及高速列車等配套裝備的研發,將成為拉動山西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新中國成立60 年以來,山西總采煤量達到120 億噸。作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長期高強度的開發導致山西支柱產業單一粗放、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