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中國區域發展“后起之秀”


    作者:程群    時間:2011-01-10





    在廣西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的臺灣麥斯集團鞋業項目廠房內,大批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雙雙中高檔皮鞋從制作到包裝,全部在廠房內完成。“廣西是對接東盟的最前沿,目前這里勞動力成本較低,土地、稅收政策優惠,通過北部灣經濟區可以將產品推廣至東盟乃至全世界。”臺灣麥斯集團南寧項目負責人張元亨說。

    2011 年1 月1 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一周年。位于中國對接東盟前沿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加強中國—東盟合作的進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也因此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破浪前行的“后起之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北部灣頂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所轄區域范圍,同時,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積4.25 萬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近13 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95 公里,人口1250 多萬。處于中國— 東盟自貿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 兩廊一圈”、泛珠三角經濟區等多個區域合作交會點。2008 年1 月,國家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從此上升為國家戰略。“2010 年1 月1 日,中國— 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由于地處中國和東盟這兩大經濟體的接合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自貿區中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中國的內地省份可以通過這里走向東南亞,東南亞國家也通過這個‘ 門戶’進入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蔣升涌說。

    據南寧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 年11 月,廣西與東盟貿易單月進出口已連續18 個月保持同比增長,2010年1 月至11 月雙邊貿易總額為4 億美元,增幅達29.4 % 。獨特的區位優勢,優惠的政策條件,吸引眾多項目紛紛落戶北部灣。在長達1595公里的北部灣海岸線上,臨海而建的現代大型企業園區成為一道風景線。在這里,石化、鋼鐵、電子信息、核電、輕工食品、生物制藥等臨海產業正在布局發展,北部灣臨海產業集群正在形成。2010 年9 月8 日,中國石油廣西石化1000 萬噸/年煉油工程在廣西欽州正式竣工投產。12 月8 日,中石油欽州原油儲備庫420 萬立方米油庫宣布試運營。“北部灣經濟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資源環境改善空間很大。中石油愿意與各方深化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和北部灣地區經濟的發展。”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龍德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瑞賢介紹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功能定位是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程群)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