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區域經濟將繼續協調發展


    時間:2011-01-07





    2011年,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背景下,區域發展環境會發生一定變化,產業轉移會加快。為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議基于主體功能區的戰略基礎,培育不同區域的競爭優勢,突出各區域的特色,加強不同區域之間的合作。

      區域整體發展分析

      1、中西部GDP將繼續保持領先增長勢頭。未來中西部地區將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特別是在新的區域發展環境下,產業轉移有加速趨勢,東部相關產業、人才、資金等要素紛紛向中西部轉移,也將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因此,在政策和市場共同作用下,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經濟仍將保持較高增幅,持續向好的趨勢不會逆轉。另外,盡管經濟轉型是各地區共同面臨的任務,但相對而言,東部沿海地區面臨的壓力更大,這樣因經濟轉型短期內速度損失會更大一些。兩相比較,中西部繼續保持領先增長的態勢就會凸顯。

      2、東部與其他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差距會略有縮小。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甚至是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不二法門。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起始年,一批規劃項目將陸續上馬,加上地方政府投資的沖動,投資增速不大可能大幅下降;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實,民間投資積極性不斷提高,將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性投資留下的缺口。另外,城市化步伐加快、新興戰略性產業規劃出臺等因素,東部與其他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差距會略有縮小,從2010年各區域固定資產投資施工和新開工情況就可見一斑。

      3、中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略高于東部。盡管各地區消費增幅相對平穩,增幅差距也不是很大,但近兩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已初步呈現出東部地區相對低、其他地區相對高的局面。展望未來,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各地區差別、不同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傾向等影響消費增長格局的因素依然存在,目前這種消費增長格局有望持續。

      4、欠發達地區外貿活躍度相對提升。2010年,在上年基數較低和國家相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進出口增幅較高,而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增幅均比東部地區高,顯示欠發達地區外貿活躍度相對提升,在外貿順差占比中,這些地區也有比較大幅度的提升。未來看,這一態勢會延續下去,外貿進出口對其經濟增長貢獻度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會相對大一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