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著力打造七條有色冶金新材料產業鏈


    時間:2011-01-06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甘肅省冶金有色工業“十二五”發展論壇上獲悉,“十二五”時期,甘肅省將在大力發展冶金有色工業傳統優勢產品的同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擴大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的規模,加速發展冶金新材料,逐步形成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七條產業鏈,使國務院確定的建設全國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的戰略目標漸行漸近。


    據參與甘肅省冶金有色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起草的同志介紹說,到“十二五”末,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將達到120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2倍,年均增長24.57%;10種有色金屬生產能力達到660萬噸,增長1.8倍其中鋁422萬噸、銅150萬噸、鎳18萬噸、鉛8萬噸、鋅50萬噸、鈦、銻、鎢、鉬等4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能力達到135萬噸,增長3.7倍,有色金屬深加工比例達到20%;冶金新材料和貴金屬加工產值達到500億元。“十二五”時期,全行業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大有色金屬深加工的力度,重點發展以電池材料、有色金屬合金材料、稀土材料、碳素新材料為核心的有色冶金新材料,逐步形成七條產業鏈:


    一是新型鋁合金材料及深加工產業鏈。主要實施中鋁西北鋁加工分公司20萬噸鋁板帶、5萬噸鋁箔項目,5000噸高性能擠壓材項目,華鷺鋁業5萬噸鋁桿項目,白銀公司4萬噸集裝箱專用鋁板項目,積極與吉利汽車配套,生產鋁合金輪轂、散熱器、保險杠等產品,使全省鋁合金板錠及壓延加工材達到70萬噸。


    二是銅合金新材料產業鏈。重點開發銅基等多元合金材料,加快推進金川公司、白銀公司精密銅鎳合金管棒、高精度銅板帶、高品質連鑄連軋低氧銅桿項目建設,重點開發信息產業發展需要的超薄銅箔、鈹銅合金材、銅-鎳-硅合金銅材、銅-鉻-鋯合金銅材料,形成超薄電解銅箔3000噸、新型高耐蝕高效換熱超長冷凝管3000噸、鈹青銅帶材3000噸的生產能力,使全省銅加工材能力達到40萬噸。


    三是鎳基合金材料、高純金屬、粉末冶金和金屬鹽類產業鏈。研究開發鎳、銅、鈷和鈦基合金產品,建設5000噸鎳基合金板帶、1.5萬噸線棒材生產線,使羰基鎳產品達到3萬噸,鎳、鈷、銅高端鹽類產品達到6.2萬噸,鎳、銅、鈷、鐵基高性能粉體材料達到2.1萬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N高純銅、5N高純鎳及5N高純鈷系列產品達到1200噸,加大力度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半導體工業用高純鎳鈷銅濺射靶材以及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超級合金、精密合金、形狀記憶合金、鉑族金屬、硒、碲、錸、鎬、鎵、銦等高純物質及其催化劑延伸產品,把以金川集團公司為核心的金昌新材料基地和金川蘭州科技園打造成為世界著名、國內一流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化基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