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河南“十二五”規劃建議,將中原經濟區建設列入了河南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戰略,并提出“十二五”規劃要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相銜接。
目前,河南已經制定并發布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但這一戰略目前仍局限在省級規劃層面,尚未納入國家戰略規劃。在河南省委八屆十一次全會上原則同意的《綱要》試行版,被稱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載體和平臺。
《綱要》為河南未來發展確立的定位是:全國“三化”協調發展示范區,二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三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四是華夏歷史文明傳承核心區。制定了“兩步走”的發展軌跡:五年彰顯優勢,力爭到2015年,主要人均經濟指標超過中部地區平均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成為支撐中部崛起的核心區域;十年實現崛起,到2020年,主要人均經濟指標趕上并力爭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初步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
在區域布局上,以鄭州和與之毗鄰城市為核心區、以全省18個省轄市為主體區、以聯動發展的周邊地區為合作區,涵蓋了河南全部及山西、山東、河北等接壤區的區域聯動發展格局。
目前,在河南省內,各地市及相關部門都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謀劃自身發展部署。河南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認為,中原經濟區建設離不開全省各地的參與,各地要在中原經濟區的框架中,科學謀劃自身的發展方向,找到自己所在的地區和行業,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當中的定位,成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三門峽市委書記李文慧在就謀劃三門峽市“十二五”發展的講話中指出,要站位中原經濟區建設大局謀劃三門峽的發展,并提出把三門峽建成中原經濟區重要支撐、區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啟生在接受河南電臺采訪時則表示,國土資源部門承擔著穩定耕地面積,保障建設用地等重要基礎性任務。為了解決好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問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邀請了國內國土資源方面的專家正在研究論證,爭取高質量、高標準的搞出一個中原經濟區國土資源利用的規劃,“我們要展開兩個研究,一個是對有效保護資源進行研究和謀劃,第二是研究有序開發資源。”
中原經濟區建設也在河南企業界引發了共鳴,河南煤化董事長陳雪楓表示,“建設中原經濟區,為河南煤化謀劃更高水平、更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也為集團進一步集聚資本、集聚資源、集聚人才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
在明年1月中旬召開的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河南省“十二五”規劃將正式亮相,對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也將做出更詳細的部署。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原經濟區的基本方案已經得到了中央的首肯,規劃已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并有望列入國家“十二五”的規劃之中。
來源:經濟觀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