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兩地有望在即將獲批的成渝經濟區規劃中,往經濟一體化的路子邁出一大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處獲悉,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最近已經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并將上報國務院,待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預計近期會出臺。
另據報道,在近日召開的2010年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成渝經濟區、京津冀都市圈等重點區域規劃將盡快出臺。
規劃雛形:中國經濟“第四極”
盡管成渝經濟區即將獲批的消息陸續傳出,但對于具體的規劃內容,暫時未有確切信息。本報記者只能從該規劃初稿中略見端倪。
據規劃初稿,成渝經濟區范圍包括四川15個地市和重慶31個區縣,區域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初擬五大戰略定位: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或經濟高地,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農產品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示范區和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區。
事實上,成渝經濟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十一五”規劃的三大經濟區,后兩者已經出臺。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的區域,成渝經濟區被定位為全國重要的增長極,而兩地政府和學者將此稱為中國經濟格局中的“第四極”。
去年年底,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規劃今年肯定出來。而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今年兩會上也向第一財經表示,希望這個規劃能夠盡快獲批。四川省發改委曾預計能在今年初出臺。
一波三折
不過,從年初到歲末,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卻遲遲未能出臺。
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戴賓用“好事多磨”來形容。其實,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編制可謂一波三折,“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在“十五”末就最先提出,但是直到2008年5月才正式啟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