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州紅古區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初形成 破解發展瓶頸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7-09-12





      蘭州市紅古區副區長魏世民表示,隨著總投資112億元的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93萬噸鋁合金加工產業鏈、藍天太陽能新材料產業園等90多個項目建成投產,該區基本形成了有色冶金、城市礦產、新型建材、生物科技、煤基循環、高端炭素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

     
      作為蘭州市紅古區政府新聞發言人,魏世民日前向媒體通報了該區近年來在文明、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新舉措、新成就。
     
      紅古是蘭州市的遠郊區,地處甘肅中部,多年來一直依靠煤炭為主產業。隨著煤炭儲量逐步萎縮,該區走上轉型之路。“紅古區先后爭取到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和‘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等國家扶持政策,有效破解了經濟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產業類型粗放單一、轉型發展支撐不足等瓶頸難題,經濟發展呈現出創新活力增強、發展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紅古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張惠勇介紹說。
     
      張惠勇說,紅古區在農業方面,提升現代示范農業規模檔次,累計投資3.5億元,以田園綜合體模式高標準新建了金砂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等4個大型現代農業園,建成了千畝特菜、萬只肉羊等標準化種養基地20個,基本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體系。“目前,該區精細蔬菜、高效養殖、優質果品、儲運加銷等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基本形成。”
     
      此外,紅古區的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物流服務等新型業態日趨活躍,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魏世民介紹說,十八大以來,紅古區投資5.5億元的川海大橋、團結橋等民海互聯互通項目啟動實施,尤其是海窯隧道、北環路建成通車,解決了周邊百余家企業和10余萬民眾通行安全問題,聯外輸內的交通體系日臻完善。
     
      同時,該區實施的以危房搬遷、煤場清理、道路拓建、綠化美化為重點的窯街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搬遷居民525戶,整理土地1700畝,造林綠化1080畝,建成了千畝“森林公園”,“全區綠化荒山21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7.4%,生態環境持續優化。”魏世民表示。
     
      紅古區還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行動,實施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惠民解困工程,五年累計減少貧困戶1328戶。安全校車、“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全覆蓋。全面解決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
     
      張惠勇表示,下一步紅古區將實施農業增收增效、工業聚集轉型、城市精建細管等七大行動,激發農村活力,提高農民收入、加快產業鏈條延伸和規模集聚,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等,建設活力、生態、社會和諧的紅古。(杜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1年至2016年蘭州新區經濟呈倍數增長

      中國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日前通報,2011年至2016年,當地經濟總量呈倍數增長,累計完成生產總值536億元,年均增長30 89%,
      2017-03-24
    • 蘭州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升級版”

      蘭州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升級版”

      日前,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今年,甘肅省蘭州市商務工作將堅持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條主線”,著力抓好七項重點工作,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升級版”。
      2017-04-17
    • 蘭州新區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產能合作不斷深化

      蘭州新區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產能合作不斷深化

      從蘭州新區官方獲悉,自2012年獲批國家級新區后,蘭州新區五年來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優鏈”,著力強化產業鏈精準招商,目前累計引進產業項目358個,總投資5000多億元。
      2017-09-02
    • 蘭州高新區打造西部創新創業工廠

      蘭州高新區打造西部創新創業工廠

      近年來,蘭州高新區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建區宗旨,借助甘肅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政策優勢,交出了亮麗的經濟成績單。
      2017-10-26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