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冬季是東北地區的施工淡季,但哈爾濱新區卻是一派繁忙景象。在正威集團哈爾濱新一代材料技術產業園施工現場,300多名工人奮戰在崗位上……
近年來,哈爾濱新區充分利用行政區、開發區、高新區、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五區融合、聯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勢,對接國際通行貿易準則,復制深圳、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構建起先行先試的政策高地,奏響了龍江改革開放最強音。
深化改革打造"新區速度"
說起哈爾濱新區,浙江東日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項目總經理林劍無不欽佩。2020年年初,東日公司在溫州通過哈爾濱新區的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系統,提交了項目公司設立申請。幾秒鐘后,就收到審批通過短信。
"秒批"落戶的"新區速度",主要基于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在黑龍江省率先實現與黑龍江省工商業務專網數據的雙向共享。這也是哈爾濱新區持續深化改革給市場主體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按照黑龍江省委"要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哈爾濱新區開發建設,打造龍江振興最具活力的增長極、最具潛力的創新高地"的要求,哈爾濱新區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區改革之路。
新區的"新",首先體現在改革創新上。為了給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創新"一套材料、同時受理、聯合驗場、并聯審批、證照同發"審批方式,實現"辦一件事只跑一次,事項再多一次辦妥",有力地推動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級。同時,對"一件事"涉及的"多事項"進行細分式解構,把"多事項"按照"一件事"進行關聯性組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行政審批套餐服務模式。
2019年,哈爾濱新區完成改革任務101項,形成制度性、載體性、機制性成果31個。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間,新區還推出了不見面審批和首席服務員制度,取得了積極成效。
先行先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19年8月26日,國家正式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哈爾濱片區79.86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哈爾濱新區。
站在新起點上,哈爾濱新區提出了承載"引領龍江改革開放""重構哈爾濱城市架構"與"重塑哈爾濱產業結構"的三大使命。對于新區而言,只有把改革推向縱深,先行先試,敢闖敢試,才能不負時代。
新區前后接續、梯次推進環境影響評價、招投標評定分離、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街道社區公益性崗位薪酬及管理等改革和探索,經濟社會在改革創新中煥發出強大生機和活力。
全區97%的行政許可事項劃轉至新區行政審批局,做到了"一枚印章管審批",審批集中度、審批效率始終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在全國率先試行"以照為主、承諾代證",4類小型公共場所實現"拿照即經營、承諾即準入";
率先建設企業登記4.0版智能審批系統,大幅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企業落戶實現"秒批";
全國首創"一支隊伍全能執法""一個戰區綜合執法""一套標準嚴格執法"模式,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隊伍之外無執法"。
持續的營商環境改革為新區發展提供更大市場空間。2020年前11月,新區新增企業5440家,同比增長23%,引入重點產業項目53個,引資額1188億元。
對標對表打造改革創新高地
不久前,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基礎設計建設項目一期2-1施工,因實施招投標"評定分離"制度,從評標到定標僅用了4天時間。
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營銷中心總經理孫學龍從事建筑行業20多年,參與經營投標也有10多年,他說,這項制度避免了圍標、串標等行為,對投標企業更公平。最為重要的是,從評標到公示再到定標速度非常快。
黑龍江省招投標"評定分離"第一標出自深哈產業園。前不久,哈爾濱市召開專題會議,確定該項創新制度在全市進行復制推廣。
招投標"評定分離"僅是哈爾濱新區復制深圳創新制度和政策經驗的一個縮影。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于宏介紹,2020年,深哈產業園又梳理了深圳前海先進政策和創新做法,形成了包含123項措施的"工具箱",并正探索復制技術經理人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評價體系、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等12項政策。
哈爾濱新區對標對表深圳、上海浦東等先進地區經驗,"帶土移植"深圳經驗,新型產業用地、招投標評定分離等10項特區經驗落地實施,還成功復制了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173項,形成企業跨域登記注冊服務等首批制度創新案例34項。
隨著一系列先進經驗的成功復制,新區已經成為龍江改革創新制高點,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改革創新發展創造新經驗。(張云中)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