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積極推進醫改衛生多方惠民


    時間:2013-01-21





      黑龍江新聞網19日訊2012年,我省醫改重大培訓項目考核和醫改信息報送排名全國首位,“幫扶農村衛生先鋒行動”榮獲2012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醫改新舉措。

      去年我省醫改指標順利完成,省衛生廳牽頭的34項醫改任務完成26項、占76.5%,其中新農合報銷達標縣市區比例、8類大病報銷縣市區比例、實現“一卡通”縣市區比例、宮頸癌檢查完成率、乳腺癌檢查完成率等5項指標排名全國第一。這是記者從19日召開的全省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的。

      醫改指標順利完成。2012年全省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3%,人均籌資290元,籌資總額近42億元,統籌地區政策性補償比例達到了75%以上,100%的縣市區實現了縣域內異地就醫“一卡通”,積極推進了20類重大疾病保障試點。9050個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各級醫療機構采購基本藥物總額10億元,其中基層醫療機構采購金額7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20倍。22222名鄉鎮衛生院人員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中央和省財政籌資1億元化解鄉鎮衛生院債務。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25元,在全國首家實行公共衛生經費按項目分解。社區全科醫生試點簽約服務19.3萬戶,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大慶和和黑河市創建了6個國家級示范社區衛生中心。綏化海倫市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模式在全國推廣。

     衛生資源總量壯大。2012年,國家共下達我省各類衛生資金14.25億元、省級配套5.35億元,利用國家專項資金完成了6個市級區域醫療中心、9個市級急救中心、64個縣級區域醫療中心、6個市級兒童專科醫院、65個鄉鎮衛生院和59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為壯大和提升我省優質衛生資源產生了巨大推力。當年全省地方衛生部門基本建設規模達到15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76億元。近三年來,通過控制大醫院規模擴張、扶持發展縣醫院、新農合政策杠桿調控以及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等一系列舉措,我省傳統的醫療資源利用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去年1~12月,全省醫療機構門診總量達到了1.3億人次。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利用率的不斷提升,使群眾就醫流向日趨合理,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

      重大事件應對有力,疾病防控成效顯著。2012年,面對突如其來的“3.23”傷害醫務人員、影響惡劣的“4.15”問題膠囊以及煤氣爆炸、煤礦透水、重大交通事故等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市縣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單位反應迅速、處置有效。特別是在救治“最美教師”張麗莉過程中,省衛生廳協調組織了9批68人次的國家級專家為張麗莉進行了16次聯合會診、4次手術。2012年,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11383例、死亡296例,同比分別下降3.7%和3.2%,傳染病網絡直報綜合質量居全國首位。

     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監管體系更加完善。扎實推進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哈醫大一院神經內科、腎病科、普通外科、眼科、臨床護理,哈醫大二院普通外科、眼科、皮膚科8個專科獲2012年度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新組建省級醫療質控中心58個,大力推進238個病種臨床路徑管理。集中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和衛生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完成食品企業標準備案1223個,制定地方標準2項,對全省119家餐飲具消毒單位開展了專項整治。

      教育科研協同發展,中醫藥優勢得以鞏固。建立了哈醫大一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二院和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二院3個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全年完成全科醫生轉崗培訓956人。2012年末,全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到14.2萬人,比2010年增長了10%。中醫中藥在公共衛生項目和基本醫療服務中被廣泛應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人員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25%以上。全部中藥飲片和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了基本藥物政策補償范圍,在基層醫療機構推行了20種中醫臨床路徑。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