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城居家養老亟待“輸血”


    時間:2013-01-08





      民政部門:面向社會外包養老服務 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居家養老作為哈市90%老人的首選養老方式,應納入各級政府的重要日程,并加大投入。”7日,在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居家養老社會化問題成為委員關注的焦點。記者了解到,哈市針對居家養老服務凸顯出的不足,本月將出臺實施《關于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多項舉措讓老人實現不出家門“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問題:服務站簡陋 服務難到位

      道里區地段街的省報社社區地處中心地帶,該地段可謂寸土寸金。在社區二樓一小房間里面除了沙發、電視,并沒有其他娛樂設施,這里既是日間照料室也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居民耿大娘說,她偶爾來這里坐坐,最多也就是中午在這里吃頓盒飯,睡一覺。

      “社區就這么大地方,工作人員就那么幾個人,照顧不過來。”省報社社區的賈書記說,社區經費有限,場地小,也沒有護理人員,只有那些身體健康、能自理的老人能來服務站。

      記者從哈市民政部門了解到,目前,哈市城區部分社區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但記者走訪發現,有很多社區因條件簡陋,服務站只能滿足吃喝、家政服務等基本需求,至于康復、醫療、文化、精神慰藉等服務還未到位,還不能滿足現階段老年人的需要。

      針對哈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現狀,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做了大量調研。政協委員指出,資金短缺是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瓶頸。根據現行政策,當前居家養老主要依靠政府購買服務,覆蓋面為65周歲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90元以下的獨居老人。哈市城區目前達到標準的僅為989人,不僅受益面小,服務內容單一,且缺少特色。

      建言:配備專業人員 拓展服務內容

      哈市已于199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1年底,哈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50.94萬,占人口總數的15.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并以年5.5%的速度增長,嚴峻的養老問題已是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在提案中建議,各級政府應逐步增加對居家養老服務業投入力度,動員、吸引企業或社會力量向居家養老產業投資或提供捐助。政府應協調在哈中專、職業學校或高等院校增設養老家政、護理專業的培訓課程,為居家養老服務站配備護理員、廚師、社工等專業人員。

      同時拓展服務內容,在現有基礎上,應重點開發和推廣家庭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緊急呼叫、安全援助等服務項目。對于那些低收入中的失能老人、低保戶和低保邊緣中的孤寡、獨居、高齡以及失獨等生活困難老人迫切需要的服務,都應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政協委員韓學君建議,由于居家養老服務處在起步階段,僅憑社區自身,難免造成服務項目短缺,服務水平低等現象。政府部門應大力支持企業及志愿者機構進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扶持現有企業基金建設,在社區成立家庭護理服務站,為各家庭提供日常護理及上門幫扶等,讓老年人享受到文、體、娛全方位服務。

      舉措:兩年后居家

      養老服務站全覆蓋

      針對政協委員們提出的居家養老問題,7日,記者從哈市民政局了解到,2012年末哈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并計劃于本月中旬起組織實施,其中多項新舉措構建起哈市居家養老服務新體系。

      根據規劃,到2015年,哈市將實現城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全覆蓋。鼓勵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重點解決貧困高齡半失能老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同時,推廣應用老年人家庭網絡信息服務系統,促進居家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溝通平臺建設。并開發推廣老年人功能用品,輔助居家老年人克服康復、洗澡、如廁、做飯和戶內活動不便等困難。

      推行養老打包服務,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效能。以社區為單位面向社會專業服務組織外包養老服務。同時,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探索“候鳥式養老”、“異地養老”、“以房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不斷開拓適應老年人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新空間。統籌利用社區服務信息網、熱線電話、愛心門鈴、社區呼叫系統、老年專用手機等信息化平臺資源,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生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