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旅游季節已過,口岸顯得有些蕭條。但口岸旁邊的建筑工地卻異常熱鬧,陪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為了更好地滿足進出口企業對物流國際化的需要,有效降低外貿企業的物流成本,密山將市區內的海關監管倉庫前移到口岸,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明年夏天就能投入使用。”
在海關監管倉庫建設現場,承建方密山市大華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倉庫投資1600余萬元,規劃新建綜合業務用房1780平方米,保鮮冷凍庫3180平方米,鋼結構倉庫2000平方米,消防水池500立方米,并配備海關卡口設備電子欄桿、電子地磅、電子辦公及監控系統等,功能更加齊全,俄方司機在這里住宿吃飯都沒問題。
“今年密山市對俄經貿面臨壓力非常大,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我們把外經貿重點放在打基礎、攢后勁上。”主管外經貿工作的密山市副市長張萬里說,密山對外經貿結構正在由貿易型向工貿型“華麗轉身”。
密山市先后制定了《密山口岸發展規劃》和《密山口岸建設規劃》,運營了20多年的密山口岸將徹底“大修”,實現作業區和旅游區分離,客運和貨運分離,把密山口岸建設成為通道設施完善、裝備先進、功能完備,國際化、網絡化、現代化的對俄開放“橋頭堡”和“樞紐站”。為進一步改善通關環境,密山市政府已經和俄羅斯興凱區政府及口岸聯檢部門召開兩次中俄口岸混合工作委員會會議,就雙方口岸建設、海關監管倉庫前移、糧食進出口加工、赴俄勞務人員勞務許可證問題和俄境內口岸公路改造、危橋維修等問題展開細致磋商。張萬里說:“我們已與俄方達成共識,以后每個季度都開一次聯系會議,定期通報信息,一方出現政策調整時第一時間內通知對方。”
在一家塑料制品企業,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將一捆捆的塑料編織袋打包裝車,這家集生產、銷售、出口為一體的外貿企業,年出口創匯1000多萬美元。“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今年密山還規劃建設由單一加工向綜合保稅區轉變的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吸引了萬利達、上品堂、聚源裘皮加工等一大批外商紛至沓來。今年1~8月,密山實現進出口貿易額4.37億美元,同比增長42.4%,位居全省第六位。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