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囂,也沒有大城市擁堵的交通,綠樹環繞間,青山綠水旁,一座座現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
“80后”、“90后”的科技精英聚集在這里,往來于辦公樓與機房之間,用鍵盤操控著所有的數據系統,工作緊張而有序……這是黑河市工信委副主任趙海英勾畫的“黑河云谷”未來藍圖,再有一年時間,這幅具有田園風光的“云谷”風景畫將真實地出現在黑河郊區。年均-3℃的低溫、0.35元/度的電價、清新潔凈的空氣讓黑河這座邊境城市,具備著得天獨厚的資源,這一切決定了黑河將成為中國最北端的“云谷”。
9月的黑河,最低氣溫已經來到10℃以下。一路上,記者一邊用手機查看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相關資料,一邊在心中勾畫這個中國最北端“云谷”的樣貌。去年冬天,記者曾到過黑河,這座人口不足20萬的邊境城市有能力承擔如此“高科技”的云計算產業中心項目嗎?一路上,疑問一直盤旋在記者的腦海中。
6點半,火車到站,盡管穿著外套,從火車上下來記者仍打了一個冷顫。9月的黑河已經變冷了,深呼吸一口,空氣清新無比,有種來到林區或田園的感覺。一路從火車站走到黑龍江邊,沿路行人很少,街兩側是成排的樹木,綠樹環繞著整座城市。沒有大型工業企業,黑河人生活節奏很慢,整個城市寧靜安詳。江邊,不時能看到正在晨練的老人。早8點,街路兩旁的早市依然熱鬧,完全沒有臨近上班的緊張氣氛。就是這樣一個略帶慵懶的邊境城市竟然要建“云谷”了!
在黑龍江邊,記者與晨練老人孫友慶聊了起來。他是一位退休教師,對黑河的經濟一直很關注。他說,黑河的經濟水平不高,作為教師,他眼看著黑河的各種人才外流,很多年輕人都想出去闖一闖,“黑河沒有太大的企業,年輕人留在當地沒什么大發展。” 對于黑河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孫友慶跟很多黑河人一樣充滿期待,“我是看新聞知道黑河引進了云計算,那是高科技企業,如果真建成了,就不怕留不住人才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嘛!”話語間,老人對云計算數據中心充滿驕傲。
工信部考察相中黑河
見到黑河市工信委副主任趙海英,他正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寫匯報材料,“你先坐一會兒,我把手頭的材料寫完,給領導送過去,跟你好好聊聊咱們黑河的云計算。”記者抬眼一瞧,他寫的正是關于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園項目的最新進展和規劃。
半個小時后,趙海英終于坐了下來,遞給記者一張名片,上邊除了官方職務,還有“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云計算服務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下綴“清華碩士”,陪同記者一起采訪的黑河市委宣傳的人告訴記者,趙主任可是云計算專家,也是黑河云計算項目負責人。
說起云計算,趙海英打開了話匣子,“云計算數據中心大部分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產業特點是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能源密集,從技術發展來看,云計算應該集中在研發能力強、應用需求大的經濟發達地區,但是從其能源密集的屬性來看,云計算必然會向土地、電、水等資源稟賦好、低溫冷能資源富集、空氣潔凈度高的地區轉移,這是云計算產業未來布局的一種趨勢,而黑龍江正好擁有這種資源優勢,黑河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勢更加明顯。”
趙海英說,在黑河發展云計算,契機來源于國家工信部的一次考察。2011年7月,工信部部長苗圩來到黑河視察工作,發現這里低溫冷藏資源豐富,且具備俄電優勢,就提出黑河應該發展云計算。經過考察論證,黑河市政府最終做出了發展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決策。
黑河云谷坐落在“最佳緯度帶”
下午,記者跟著趙海英來到距離市區數公里以外的黑河市進出口加工產業園區,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項目就坐落在園區內。指著一片空地,趙海英說,一年后,那里就會拔起而起數棟大樓,單體數據中心、動力樓、控制樓和綜合樓都將在明年10月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站在一片空地上,記者明顯感到冷風習習,“感覺冷吧,這就是黑河發展云計算的優勢。”趙海英說,黑河的冷資源豐富,年均氣溫-3℃,風速6—9米/秒,極大降低了云計算機房的冷卻費用,同樣建20萬臺服務器的數據中心,黑河的天然冷資源一年可省下兩億元電力成本。云計算除了對溫度有要求,對周邊空氣質量的要求也非常高,否則粉塵會影響數據中心的使用壽命,而黑河生態環境好,空氣潔凈度較高,很適合建云計算數據中心。最重要的一點是黑河使用俄羅斯廉價電,結算電價僅為0.35元/度,遠低于國內其他城市的電價,供應充足,完全可以滿足云計算所需要的大量電力。
趙海英說,從世界范圍看,國外大公司為降低運營成本,紛紛在高緯度地區建立云計算數據中心,美國的谷歌公司就把云計算數據中心建在布魯塞爾,每年只有7天需要人工降溫,運營成本優勢明顯,“黑河地處北緯51度,是我國發展云計算最佳緯度,而黑河云計算中心就處在這個緯度帶上。”
云計算將推動黑河經濟轉型
采訪趙海英的時間很短,在介紹完黑河云計算項目的總體情況后,他還要去參加一場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為云計算招商。趙海英說,項目已經進行建設階段,為了盡快投入運營,采取了“邊建設邊招商”的辦法,依托華盛頓科技行業協會和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進行招商,而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基地已經被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吸收為成員單位,成為全國僅有的7家戰略合作伙伴之一。
臨走時,趙海英讓軟件服務業科科長李江玉接待記者。作為軟件服務業的負責人,李江玉更關注云計算數據中心建成后給黑河經濟帶來的變化,“從微觀上看,云計算是儲存各類信息的平臺,醫療、銀行和政府部門等搜集到的大量信息都會儲存進去,老百姓日常查詢信息都能用到云計算;從宏觀來看,除了搭建平臺,發展中俄關系,還可以直接帶動經濟發展。云計算數據中心全部建成后,每年僅稅收就可達2.45億元,是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
說起云計算,李江玉感到很自豪,“我們黑河也能搞云計算了,有了一個高科技的產業,就會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可以拉動相關產業鏈的收入達到128億元,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提供1.2萬個高端技術職位,這對黑河吸引和留住技術性人才很重要。從長遠來看,還可以推動經濟轉型。”
雖然起步較晚,但趙海英對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充滿信心,“我們要力爭把黑河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園打造成東北亞等級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國際數據信息港”。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生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