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黑龍江省扶貧開發暨特困片區工作匯報會在哈爾濱召開。 東北網記者 李倩攝
2-5日,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范小建一行來到我省,深入齊齊哈爾市、綏化市的8個縣實地調研扶貧開發工作,聽取了我省扶貧開發及特困片區工作情況的匯報。副省長呂維峰、省政府副秘書長金濟濱陪同調研。
調研期間,范小建一行頂風冒雨,先后來到泰來縣勝利鄉黑帝村風沙干旱區、江橋鎮豆海高效莊園治沙小區及抗旱灌溉飲水工程現場,依安縣依龍鎮豐林村,克東縣玉崗鶴翔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飛鶴乳業,拜泉縣拜泉鎮興發村,明水縣育林鄉示范村,望奎縣火箭鄉廂白三村馮家屯,青岡縣勞動鄉躍進村,蘭西縣紅星鄉紅星村那虎屯、榆林鎮林榮村玉米大壟雙行示范帶,實地調研。每到一處,范小建都走村入戶,深入基層,與當地干部群眾親切交談,詳細詢問鄉情村況、致貧原因、扶貧對策、未來打算,并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
在聽取了省政府關于我省扶貧開發及特困片區工作情況的匯報后,范小建說,此次調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之后,黑龍江省扶貧開發工作的進展情況,重點是了解片區扶貧工作進展。實地調研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收獲很大。總的看,黑龍江省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進展順利,開局良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和態勢。每到一處,都強烈感受到一種時不我待、搶抓機遇推動工作的工作氛圍,感受最深的是黑龍江各級領導和扶貧戰線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態度和做法。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貧開發工作“提標擴面”,將扶貧標準由國定的年收入2300元提高到2800元,扶貧范圍由農村擴展到林區、礦區和城市,充分體現了新階段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時代要求。黑龍江在扶貧開發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組建農機合作社等各種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在穩定農民土地承包經營基本權益的基礎上,很好地實現了生產力水平新的提升和解放,充分發揮了各地資源優勢,有力促進了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綏化市因地制宜發展異地經濟,不僅振興了區域經濟,還為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搭建了新的平臺,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黑龍江省多年堅持場縣共建、以場帶縣,不僅是一兩項技術措施的推廣普及,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生產方式的創新,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新的切入點,對農村減貧事業意義重大,影響深刻。
范小建說,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要建立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相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同時又提出了連片特困地區整體脫貧的新要求。當前片區工作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已由編制規劃階段轉向抓好規劃實施階段。在全國新劃定的14個片區中,黑龍江所在的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片區的條件相對較好,但扶貧任務仍然非常艱巨,希望黑龍江的同志繼續努力創新,注重抓好傳統做法與當前任務的有效結合,加快建立片區協調機制;明確工作思路,注重縣級規劃與“十二五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規劃”的協調統一;認真落實國家對扶貧開發項目設計的各項要求,項目建設要注重民生;要整合各種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切實發揮好扶貧開發項目資金雪中送炭的作用;要堅持“分批識別,分批實施”做法,從實際出發,處理好普惠性政策和特惠性政策的關系,確保貧困戶真正受益。
來源:東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