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歷經30余年培育出鯉魚新品種


    時間:2012-09-05





     鯉魚的口感鮮嫩,是冰城市民最喜歡的淡水魚之一,至今民間還保留著逢年過節拜訪親友送鯉魚的風俗。4日,記者從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召開的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會議上獲悉,該所歷經30余年培育的鯉魚新品種——松浦紅鏡鯉問世。該品種生長周期快、體色艷麗、品質優良,鱗片布局似方孔錢,又名“紅金錢”,寓意“發財”。新品種兼具食用性與觀賞性,預計一兩年內將躍上冰城市民的餐桌。

    中外魚種雜交選育新品

    說起松浦紅鏡鯉,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培育者——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石連玉和他的團隊。4日,在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召開的會議上,石連玉向與會的全國各地水產業專家介紹了松浦紅鏡鯉的“成長經歷”。

    “培育松浦紅鏡鯉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我們最初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培育出色澤鮮艷、體形優美、味道鮮美的新品種,于是上世紀70年代初從江西省婺源縣引進了荷包紅鯉魚種,這種魚的特點是體態紅色,但生長周期非常慢,而1958年從前蘇聯引進的散鱗鏡鯉則具備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的特點,于是將這兩種魚進行雜交,雜交后分離出來的紅色個體為選育基礎群,經過連續6代30多年的群體選育繁殖,至2008年各項指標均已穩定。2011年12月,該品種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成為適合全國淡水水域養殖的新品種。”

    石連玉介紹,“1990年,我從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前輩手中接過這個項目,一代又一代,終于培育成功了。我們希望新品種的問世,不僅能豐富老百姓的餐桌,還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使松浦紅鏡鯉成為黑龍江的特色水產品。”

    食用性與觀賞性兼具

    4日上午,記者跟隨研究人員來到位于哈市呼蘭區的養殖基地。一名工作人員費了好大的力氣,終于逮到了一條足有八九斤重的大魚,記者看到松浦紅鏡鯉全身都為桔紅色,表面沒有鱗片,摸起來光滑無比。據石連玉介紹,松浦紅鏡鯉的體色為桔紅色,身體呈紡綞形,鱗片布局呈框形,似古代方孔錢,所以又名“紅金錢”,寓意“發財”。據悉,經過改良選育的松浦紅鏡鯉生長周期短、抗病抗寒能力強,個頭大、味道鮮美,非常適合人工養殖。

    石連玉表示,隨著水產業的發展,不僅要求品種生長快、味道鮮美、同時還要滿足欣賞性。松浦紅鏡鯉就將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不僅口感鮮美、營養價值高,并且顏色鮮艷,非常具有觀賞性。

    “一提到陽澄湖,人們會立刻想起著名的陽澄湖大閘蟹,我希望能將松浦紅鏡鯉打造成龍江特色水產品,今后這種松浦紅鏡鯉因為“樣貌”獨特、寓意豐富,味道鮮美將成為龍江餐桌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石連玉興奮地說。

    2010年,丹東英波鴨綠江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據該公司的營銷副總經理羅應君介紹,該公司在2010年6月份引進的松浦紅鏡鯉新品種,通過兩年實踐,已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目前,這種魚在丹東、大連、北京、青島等地深受市民歡迎。從2011年10月開始銷售,至今不到1年時間已售出了30萬斤左右,使公司增加上百萬的收益,前景非常可觀。

    一年內將上冰城餐桌

    哈爾濱的市民何時能吃上這個新品種的魚呢?石連玉介紹,目前,魚種已投放市場,哈爾濱周邊以及我省各地的漁民也開始引進松浦紅鏡鯉。這種魚的成長期一般在2-3年,一年的時間能漲到150克-200克,兩年的時間能長到1000克-1500克,因此,哈爾濱市民最快將在一年后吃到松浦紅鏡鯉。

    為何用“松浦”來取名,石連玉表示,最初他們的試驗站在松浦,因此用地域命名,同時也希望更多食用它的人能記住哈爾濱。

    “松浦紅鏡鯉的經濟價值要比普通的食用魚高很多,再加上它的‘發財’寓意,很多新人結婚,酒店開業都會把松浦紅鏡鯉當做首選食品。作為黑龍江的特色水產品,該品種也必將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戈賢平告訴記者。

    此外,戈賢平表示,松浦紅鏡鯉這個新品種將在全國推廣,該品種的養殖方式與普通的鯉魚養殖方式差不多,一兩年時間全國人都可在餐桌上品嘗到松浦紅鏡鯉。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生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