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記者從哈爾濱市精神衛生防治進農村工作啟動會議上了解到,哈爾濱市于本月啟動精神衛生防治進農村,建立農村地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網絡,排查出的農村地區重性精神病人全部建檔管理,管理率達到100%,逐步提高農村精神衛生防治規范化管理。當前,精神衛生問題是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抑郁癥、焦慮障礙等常見精神障礙患病逐漸增加。
根據有關調查,我國成人精神疾病的時點患病率為17.5%,占人口總數的1.2%。按人口比例推算,哈爾濱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為13萬。
在該市的一項抽樣調查中顯示,城區成人中有各類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患者約為32萬人,中、小學生約34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群患有各種抑郁癥、老年癡呆癥、心理障礙的占老年人總數的19.7%。精神障礙所致的經濟負擔十分巨大,而且間接費用高于醫療費用,有關專家預計,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我國疾病總負擔的四分之一。加強精神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是全國、全省和哈市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自2010年哈爾濱正式啟動了精神衛生進社區工作以來,經過兩年來的規范運行,哈爾濱市已形成以精神衛生防治進社區為切入點,集信息統計、病人管理、應急處置、健康教育、疾病治療、貧困病人救助為一體的、具有哈爾濱特色的重性精神病人治療管理體系。然而,該市10個縣市級地區的精神衛生服務資源仍十分匱乏,所有的綜合醫院也均未設立精神類疾病診療科室。按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推算,非城區約有6萬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看病難,患病后得不到規范治療管理的問題。
為此,哈爾濱市于本月啟動精神衛生防治進農村,建立農村地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網絡,計劃精神專科醫師服務覆蓋率2012年達到80%,2013年達到100%;排查出的農村地區重性精神病人全部建檔管理,管理率達到100%,逐步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使精神分裂癥規范治療率達到60%以上;解決80%以上農村地區重性精神病人看病難、取藥難問題。
在此期間,哈爾濱市將第一專科醫院目前現有的10個臨床科室進行分片包干,每個科室承包1個縣市,作為哈市10個縣市級地區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療管理的技術支撐。定期到包片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同時負責包片地區遠程會診工作的開展。
同時,哈市還將開展摸底調查工作。對農村地區居民進行精神衛生防治基本情況及精神疾病發病情況的調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及時發現重性精神病人并納入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行規范治療管理。在建立健全精神衛生防治服務網絡的前提下,市、縣、鄉、村四級網絡要聯動,將排查出的疑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由所在區域市第一專科醫院包片醫生確診后,全部建檔納入當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規范管理,并與指定的縣級醫院建立雙向轉診機制。
會議要求,醫務人員應針對農村一般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和宣傳,提高其維護和促進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培養理解和關愛精神疾病患者減少偏見和歧視的意識;針對特殊重點人群開展精神衛生常識普及和心理輔導,提高心理應對和自我保護能力、干預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預防和早期識別精神障礙;針對患者家屬開展病人管理和護理知識培訓,促進對精神病人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十二五期間,哈市衛生局將充分利用醫改的有利契機,將精神衛生進社區、進農村工作做實做細,建立哈爾濱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開通心理咨詢援助熱線,積極扶持縣級醫院,開設精神專科門診,實現該市精神病人預防與治療結合、醫院與社區鄉鎮結合、專科醫師與全科醫師結合、治療與康復結合、住院治療與居家治療結合、綜合治療與特色醫療結合的精神衛生防治工作新模式。
來源:東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