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級藍領“一工難求” 預訂需提前企業得像樣


    時間:2012-08-20





      8月20日訊 學業和就業“捆綁”,成為技校吸納初高中學生的“王牌”。而高技能人才的稀缺,也成為技校招生的有利條件。開學在即,記者從我省一些技校了解到,由于企業急缺高技能人才,紛紛和學校簽訂培養協議,預訂未入學的學生,技校學生還未踏入校門,就不愁就業了。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顯示,我省高技能人才缺口達30萬,中級技術工人缺口達40萬;

      近三年全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平均速度為4萬人,遠達不到經濟發展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我省新增技術工人主要來自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省內各大企業85%的一線工人和技能骨干出自技工院校。全省現有技工學校130所,在校生近12萬人,年畢業生4萬多人,與缺口相差甚遠。

      在這個暑假里,黑龍江第二技師學院的招生和就業處的工作人員依然忙碌。今年,該校計劃招生600人,有50%都是和企業簽訂的“訂單式”培養學生。據該校招生處處長李振中介紹,招生開始半年前,就有很多企業找到學校,要簽訂定向培養合同。在該校今年制定招生計劃前,已經按照企業的需求,確定專業、教學大綱、培養計劃、招生人數,按照這樣的計劃,學校再進行招生。兩年后學生畢業,可以直接被企業錄用。也就是說,學生還未開學,已經找到了工作。

      李振中說,近幾年,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加大,企業對一線的技術工人的需求增加,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用工荒”。而企業如果等到學生畢業再開始招聘,就晚了。以該校為例,學制兩年的學生,在二年級開學的時候,基本就已經被企業“搶”光了。近兩年,很多企業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學生還未入學前就和學校簽訂就業協議。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如果簽訂就業協議,學生畢業后,既滿足了企業的需要,又不會“跑”。

      “訂單式”培養已經推行好多年了,但近兩年有了變化。據哈爾濱勞動技師學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是企業選學校,現在是學校選企業。以前的訂單式培養,是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主動找到企業,提前和企業簽訂就業意向。但能不能被錄用,還要看企業最后的決定。而現在,學校占有了主動權。由于找到學校的企業比較多,現在學校不僅僅看重學生的就業率,更加看重學生的就業質量。近兩年,對于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學校要進行反復的考察,對于一些規模較小、不太穩定的企業,學校是不會和其簽訂培養協議的。因為如果入學就簽訂訂單,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選擇機會大大減少。現在該校選擇簽訂協議的企業,一般都是國企或是國內外知名的民企,開設“訂單式”培養的專業也比以前精簡了。

      李振中說,現在很多企業簽訂的“訂單班”一般都是兩年學制。學生第一年在學校學習,第二年就到企業實習。同時,企業為了留住人,在實習期間如果學生能夠勝任自己的崗位,馬上就會給轉正工資。雖然學制縮短了,但學生能夠早早接觸到企業的先進設備,畢業生的質量也不會差。

    來源:東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