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連池市東南部嫩江支流訥謨爾河上游的山口水庫,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供水、養殖等功能。
耕地總面積占全國的1/10,農村人均耕地20多畝,高居全國首位,不僅如此,黑龍江還是我國北方水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豐富的水土資源,使我省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成為未來糧食增產和糧食供給能力潛力最大的地區,被譽為中國的“戰略糧倉”。
但是,這個“戰略糧倉”卻面臨著多年滯后發展的水利“瓶頸”。2008年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水利的決定》,動員全社會力量打一場大興現代水利的戰役,突破水利滯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創造有利于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良好水利基礎條件,實現以水富民、以水興業、造福龍江。
圍繞著富民強省這一目標,近年來,我省現代水利發展的戰略框架不斷完善、逐漸明晰,并勾勒出一幅現代水利的美好藍圖。在這幅圖景中,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能源安全的高度,水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青山碧水黑土”的龍江。龍江水利,正通過構筑防洪抗旱防災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現代的農田水利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管理體系等五大體系實現從傳統水利到現代水利的蛻變。
在這幅圖景中,大水利正引領大農業奔向現代化之路。
用規劃引領布局
2008年8月26日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
這一天,《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水利的決定》出臺。這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上發展現代水利的決定。對于長期滯后發展的我省水利事業,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決定》的發布,奠定了我省建設現代水利的基本路徑——用規劃引領布局。
2009年9月19日,水利部與省政府簽訂《加快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建設,推進水利發展與改革合作備忘錄》。在簽字儀式上,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加快黑龍江水利事業發展,是水利部義不容辭的責任。按照雙方合作備忘錄的目標要求,水利部將對黑龍江水利發展與改革給予政策傾斜、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從而確立了我省水利工作在全國水利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公布。這是新中國首次全面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的決定。為了深入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省委以1號文件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意見》。省政府出臺的《黑龍江省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指出,從本級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中按3%的比例提取水利建設基金。如此,省級水利建設基金征收總額將翻一番以上。此后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的治水戰略,把水利建設作為本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牽動力,形成了省、市、縣、區上下聯動,各部門齊心協力,社會各界、廣大軍民戮力同心治水興水的強勁合力。
還是2011年,省人大頒布《黑龍江省農田水利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農田水利方面的地方性法規,此外,我省還完成了《黑龍江省水文管理辦法》的立法工作。農田水利、水文管理工作從此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
一部部綱領性的文件,點燃了現代水利起飛的引擎,而與此同時,水利專業人士爭分奪秒制定、完善現代水利發展的規劃體系和前期工作。
我省先后編制了《松花江流域綜合規劃》、《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水利綜合規劃》、《黑龍江省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黑龍江省旱澇保收田近期水利建設規劃》、《全省新增1000萬畝粳稻基地項目規劃》、《黑龍江省現代水利發展戰略規劃》和《黑龍江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等69項各類重點規劃。并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完成三江平原14個灌區國家審批立項工作;完成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大慶、牡丹江、伊春等6座重點城市防洪工程立項審批工作;胖頭泡蓄滯洪區圍堤工程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立項;完成了伊春市西山水庫、七臺河市桃山水庫二期等一大批水利樞紐工程的立項審批工作;完成了專項規劃內177座大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審批工作。同時,加快推進尼爾基引嫩擴建骨干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項目的前期工作,這些都為我省加快水利大發展、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前期基礎。
基于后發優勢的趕超戰略
“現代水利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科學謀劃全省水利工作的總體思路、主攻方向、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有序安排實施。”省水利廳廳長陸兵告訴記者,為了更好的謀劃我省現代水利的發展,我省與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合作,聘請國內頂尖級水利專家分別完成了《黑龍江現代水利發展戰略研究》的初稿和《黑龍江省現代水利發展戰略規劃》的初稿。
經過廣泛的調研和比較,專家認為我省正處于水利現代化的起飛階段,尚未完成傳統水利任務發展目標,這既與包括水資源條件在內的自然資源條件有關,也與本省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有關。由于水利事業的相對滯后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較低。由于在國家老工業基地建設、糧食安全保障及生態建設中的戰略地位,黑龍江發展現代水利具備明顯的后發優勢,其路徑選擇和模式創新的空間更大。
根據國內外現代水利發展的比較分析,我省明確了發展現代水利的總體思路為:基于后發優勢的趕超戰略。即: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能源安全的高度,以強省富民為目標,以水利現代化為方向,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資源、理念、科技、政策等后發優勢,加快夯實傳統領域,積極發展新興領域,構筑防洪抗旱防災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現代的農田水利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管理體系等五大體系。
集約型現代水利催生生產關系轉變
在《黑龍江省現代水利發展戰略規劃》中,現代水利的五大體系之一的現代的農田水利體系涵蓋著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完善排灌體系、建設規模化、集約化的高標準農田排灌體系,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田等內容。
陸兵說:“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狹小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同,我省具備發展集約化大農業的有利條件。而發展集約型現代水利,建設大型灌溉設施及大型灌區,將在農業水利領域率先實現現代化,這種集約化的經營模式正是我省發展現代水利的突出優勢。而根據目前的實踐經驗看,農業水利的現代化發展正催生農業生產關系的轉變。”
據了解,目前在我省,由政府部門主導和投資的大型農田水利設施,其前提條件就是土地必須集中連片,比如大型噴灌機具,要求的土地連片面積最小也要達到300畝。而且,必須統一品種、統一經營、統一灌溉時間。由于集約化的現代水利在成本、收益比方面相對其他地區分散小型的農業水利更為有效,因此大水利的建設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促進了生產關系的調整。
我省安達市升平鎮豐橋農機合作社,2011年共上了五臺大型噴灌機,由于增產效果非常好,這一年上秋,凡是上了噴灌設備的耕地承包價都水漲船高。等到今年初,有噴灌的耕地,每畝轉包價達到了600~700元,而過去這里沒有大型噴灌的普通耕地,每畝地轉包價只有200~300元。但即便價格翻了倍,那些有噴灌設施的耕地仍然非常搶手,因為即便價格翻番仍然有賬可算。大噴灌在讓農民實現增收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土地流轉。
根據國家“節水增糧”行動,未來幾年,我省將新增2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隨著高效節水灌溉農田的快速推廣,黑龍江的農業生產力必將有更大的提高。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