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擔保業亂象叢生 “李鬼”攪了“李逵”的局


    時間:2012-04-16





    融資開啟另扇門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省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截至去年年末,我省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470.4億元,同比增長30.6%,高于全省貸款增速10.5個百分點。

    盡管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但信貸供給與其旺盛的資金需求相比,仍嚴重不足。從我省情況看,占企業總數及安置就業人數均達90%以上的小微企業,只有15%能夠得到銀行信貸支持,每年的信貸缺口在1000億元以上。而這些企業要想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就必須通過融資性擔保機構的介入。

    據了解,截至2011年末,我省在工商部門登記有“擔保”字樣的機構共有800余家。其中,融資性擔保機構只有89家,平均注冊資本在1億元以上,累計為4158戶企業提供163.6億元融資擔保服務。因此,融資性擔保機構有能力幫助我省小企業走出融資難的困境。

    “李鬼”攪亂市場

    業內人士介紹,擔保公司有融資性和非融資性之說。從專業術語來看,二者“業務范圍”有所區別,但老百姓無法做到真正辨別,常常把融資性擔保公司與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歸為一類。非融資性擔保機構違規經營、非法集資、亂擔保現象正讓我省擔保業遭遇“李鬼”之亂。

    我省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有700多家,其中大部分擔保公司注冊資本在30萬~100萬不等,其實力不足以承擔擔保公司應有的職責,只能做一些中介工作。我省現行擔保行業風險多集中在非融資性擔保機構。

    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亂擔保”現象,猶如擔保業中的“李鬼”,給擔保行業造成聲譽風險。據了解,打著擔保旗號從事涉嫌非法集資、非法吸存、高利放貸等違法活動的非融資性擔保機構,給地方金融穩定帶來隱患,也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濃重的陰影。2003年,我省某市陸續出現80多家“貸款擔保”和“經紀公司”,高息攬款放貸給用款企業,涉及人員12398人,數額高達37.6億。2008年,這個由數十家貸款“中介公司”串連起來的龐大的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債權人資金。據了解,這80多家公司都不具備融資性擔保資質。

    練慧眼識“李鬼”

    省金融辦融資擔保監管處有關負責人稱,區分融資性擔保機構與非融資性擔保機構,識別我省擔保業中的“李鬼”,企業或個人要練就一雙“慧眼”,須做到“五看”。

    一看證,由省金融辦頒發的特許經營許可證,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二看政府網站,所有經過核準的融資性擔保公司在省金融辦有備案,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相關情況將掛在網站上便于查詢。三看銀行合作,真正經營融資性擔保業務的公司,必然有與銀行合作的證明,即銀行保證金存款單及合作協議。四看有效期,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上是有有效期限的,一年至五年不等。五看名稱,通過規范整頓重新確認從業資質的機構可保留原有名稱。2011年8月以后新設立的融資性擔保公司注冊名中應有“融資擔保”字樣。

    而要想徹底整治我省擔保業中的“李鬼”之亂,省金融辦融資擔保監管處有關負責人建議,把非融資性擔保納入監管范圍,使其能得到有效監管,同時提高擔保機構的準入門檻和實行退出機制。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