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的高新技術產業,美、英、韓、日等國都在不遺余力地推動“云計算”產業發展,提出政府要建立統一的“政府云”。我國也將其列入“十二五”時期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黑龍江地處北緯43至53度之間,是世界公認的發展“云計算”的“黃金緯度”。全國人代會上,我省代表紛紛建言,要搶抓國內外“云計算”發展的重大機遇,發揮比較優勢,搞好頂層規劃設計,加快該產業發展,提升我省產業品質。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與基礎資源
“云計算”其實并不神奇,主要就各行各業對信息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有大的網絡平臺去集中處理海量數據。
但是,“云計算”服務器在能量交互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并產生較大的熱量,而相關的硬件設施也必須得到有效維護,以延長使用壽命。這就對生態環境提出了相對苛刻的要求。
于中溫帶和寒溫帶的黑龍江,恰為“云計算”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氣候條件。宋希斌代表說,黑龍江電網每年發電能力約1000億度,本省內用電僅占70%。哈爾濱年平均氣溫3.5℃,可大幅度降低云計算中心散熱降溫成本。此外,哈爾濱的地質結構穩定,基本沒有地震、沉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有利于“云計算”中心建設的安全性、可靠性。劉剛代表也提到,相比而言,黑河的溫度比哈爾濱還要低,守著黑龍江,水資源較多,空氣潔凈,可利用的俄電電價便宜,這些都為發展“云計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外,代表們介紹,黑龍江的人才基礎和人力成本也是最吸引“云計算”企業眼球的重要方面。哈爾濱市擁有全國重點和普通高等院校49所,國家、省、市各級研究所131個,每年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達3~5萬人以上。哈工大的李建中教授是享譽國內外的“云計算”海量數據處理的頂級學者。而我省的人力成本約為上海的43%,北京的46%,大連的60%,相對低廉。
越集中越有效果的“馬太效應”
“越集中越有效果,越有效果越集中,‘云計算’產業發展同樣具有‘馬太效應’。”王樹國代表說,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云計算”的服務領域更加寬廣。拿黑龍江來說,作為國家的能源大省、邊疆大省、生態大省,其工業、農業、旅游業和國內外貿易,都需要云計算的支撐,我們完全可以打造出相對集中的,面向國內外的高端“云計算”平臺。
宋希斌代表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依托國家級開發區,規劃建設了“云計算”數據中心基地。現在已有中國移動、中金數據、神州數碼、浪潮集團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簽約入駐,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
“今年5月,黑河要啟動‘云計算’中心”。劉剛代表坦言,“云計算”主要有四大版塊,一是科研,二是服務器的維修,三是售后服務,還有一個數據中心。因為“云計算”的運行方式主要靠數據傳輸,研發中心和數據中心可以分離,美國的數據中心在冰島,谷歌的數據中心在比利時。黑河發展“云計算”與哈爾濱沒沖突,按照工信部規定,大的“云計算”中心,必須在500公里以外設立災難備份中心,一旦數據中心出了問題,災難備份中心可以隨時啟動,防止資料受損失。黑河距離哈爾濱570公里,服務器放在省城哈爾濱,災難備份的中心放在黑河,是可行的。
搞好頂層設計爭取國家政策扶持
“云計算”是當今世界IT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美國和歐盟都制定了長期的“云計算”政策,列入2020發展戰略,日本也緊隨其后采取大的動作,謀求搶占制高點。未來五年內,我國也將重點發展“云計算”。
“哈爾濱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建議國家能夠把哈爾濱納入云計算、物聯網試點城市范圍,并在水、電、通訊價格等方面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宋希斌代表對哈爾濱“云計算”產業的未來發展充分信心和期待。
劉剛代表說,目前黑龍江正在建設中俄第三條石油貿易重要通道。一旦中心建成了,將為“云計算”發展提供更大空間。黑河已經規劃一批“云計算”產業項目。其中,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社會森林項目和俄羅斯動漫產業園已啟動。
“云計算”產業平臺一旦搭建成功,就能發揮出很大的集聚效應。諸多的生產要素,高端的專家學者,會越聚越多。王樹國代表建議,我們要依托地理環境、地緣優勢和人才基礎等,聚集擁有技術的學者和掌握市場的企業科學論證、研討,搞好“云計算”產業頂層設計,確定長遠的發展規劃,與有國家相關部委進行有效的“接洽”,爭取政策支持,再去吸引領軍性的產業、企業或人才集聚到黑龍江,“政產學研”結合,打造“云計算”產業高地,形成總部效應,實現良性循環。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