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里區松濱里小區的楊先生家里一只節能燈最近壞掉了。聽說節能燈里含有毒物質,他擔心節能燈會像廢舊電池一樣污染環境,楊先生和妻子不敢隨意丟棄,但又不知道哪里可以回收,只好自己保存。市民王先生家里也存著幾個用壞了的節能燈沒有扔掉,他犯愁,“家里也不能總保存這么多廢舊燈泡吧!”
綠色光源變污染源 一只燈污染30噸水
據了解,我省在2008年啟動綠色照明工程,推廣使用200萬只節能燈,城鄉居民用戶購買節能燈都將享國家補貼。我國當時把綠色照明工程列為“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國家采用財政補貼手段支持高效照明產品替代在用的白熾燈和其他低效照明產品。據統計,我省20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全部推廣實施后,一年可節電80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8萬噸、二氧化硫800噸、煙塵300噸。
節能燈所帶來的方便和好處不可否認。但有專業人士稱,節能燈里含有鉛、汞、鎘等多種有害元素,隨意丟棄會對水源、土壤及空氣造成污染。節能燈內所含的低劑量汞,如果揮發到空氣中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節能燈里的鉛能造成神經紊亂、腎炎等,鎘主要造成腎損傷以及骨質疏松等疾病。據測算,每個節能燈管內含有1.5~5毫克汞,如浸入地下可污染30噸以上的水源。現在距我省開始推廣節能燈的2008年已經過去近四年,首批被推廣使用的節能燈壽命將至,約200萬只節能燈陸續開始報廢,這樣的危險廢物誰來回收?
意識不足回收無門 危險廢物隨手亂丟
據哈爾濱市環保局固體廢品輻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不但哈爾濱市,甚至全省、全國都還沒有節能燈回收機制。一位負責人說,2008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明確規定,螢光燈、鎳鎘電池、氧化汞電池、廢膠片、廢相紙、溫度計、血壓計、電子類危險廢物、非藥品包裝等因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危險廢物暫可以不作為危險廢物處理。言外之意,目前還沒有對這些危險廢物的回收部門和機制。記者在街頭又隨機調查采訪了五六十位市民,只有幾個人知道廢棄節能燈的危害很大,大多數人并不了解其危害性,往往將其隨普通生活垃圾一起丟進垃圾袋。
我們的水源,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我們自己丟棄危險廢物而受到威脅。
廣泛宣傳制度保障 他山之石可供借鑒
專家提出,在危險廢物的宣傳和回收方面,我省也有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對于廢棄節能燈的環保宣傳,上海率先邁出一步,社會團體和志愿者已經開始組織廣泛的宣傳活動,呼吁回收廢棄節能燈及建立相關體制。三年前,上海通過街道、居委會向居民推廣節能燈,以提高市民節能環保的意識。到現在,大約已有2700萬只節能燈進入千家萬戶。不久前,上海大學生高校聯盟組織了“2012,你也可以拯救地球”的活動,上海市環保產業協會率先提出了綠色環保“七不”公益倡導,并面向全市50萬在校大學生,公開招收大學生環保志愿者,在全市率先啟動“回收廢舊電池、廢舊節能燈”等環保活動,共有14所高校參加 。通過社會公益活動和媒體宣傳,很多市民都認識到節能燈回收的重要性。
有專業人士介紹,日本在處理這些危險廢物時相當嚴格。針對易對環境造成危害的產品,他們要求從該產品“出生”到“死亡”都必須有詳細記錄,使用者從購買到報廢銷毀的過程,都要由物品主人和相關部門做出記錄。如果提供不了危險廢物的出處和銷毀的記錄,物品主人將會受到嚴厲處罰。
政府主導百姓配合 聯動破解回收難題
目前,哈爾濱市有市民和志愿者認為,與廢舊電池回收一樣,廢棄節能燈的回收也勢在必行。市民陳先生說,可以讓超市、商場等售賣節能燈的企業代替廠家回收,市民可以持廢棄的節能燈優惠購買新的節能燈,而國家應該給予回收廠家一定的費用補貼,或是設立專門回收企業進行扶持。有專業人士表示,一般節能燈的使用壽命三四年,我省今年起將陸續有大批節能燈進入報廢期,迫切需要相關部門出臺回收處理辦法。有關人士建議,應建立聯動機制,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共同破解包括廢棄節能燈在內的污染性廢品回收處理問題。 市環保局一位業內人士說,對于節能燈、電池等危險廢物回收的問題,還要政府和國民共同努力。回收和分解、處理環節,政府應該牽頭,這樣事情只能國家來做,靠民間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另外百姓的環保意識還要加強。想消除危險廢物對環境的危害,政府作為與百姓自覺兩者缺一不可。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