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魁在林甸、五常、克山、北安調研時強調
提高地產蔬菜比重增強保供穩價能力把農民培育成市場主體實現增產增效
要搞好冬季設施蔬菜生產,提高地產蔬菜儲備能力和市場供應比重,調控市場,穩定物價,促進農民增收.
黑龍江日報1月31日訊 連日來,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就冬季設施蔬菜生產、儲備和供應等問題分別到林甸縣、五常市、克山縣和北安市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要深刻把握國家“保供穩價”平抑市場,經濟穩增長、市場控物價等宏觀調控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拓展市場需求,加快由“產供銷”向“銷供產”相結合轉變,進一步搞好產銷對接,把農民培育引導成市場主體,直面市場進行生產銷售,真正實現增產增效。當前,要千方百計搞好冬季設施蔬菜生產,提高地產蔬菜市場供應比重,調控市場,穩定物價,促進農民增收。
按照我省“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要求,大慶市積極謀劃推進溫泉果菜基地建設,該項目總占地面積2456公頃,共分為果菜棚室生產區、生產服務區和生活服務區三個區域,計劃總投資61.3億元,項目自2010年5月啟動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共建溫室6000棟。其中,四季青鎮的相關基礎配套工程已粗具規模,新打地熱井21眼,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入使用,26.7公里的長慶路已完工。1月30日,王憲魁專程前往林甸,實地考察果菜基地建設發展情況。雖然近日氣溫明顯降低室外寒氣逼人,可溫泉果菜基地的棚室卻暖意融融,西紅柿、油豆角和大辣椒生長旺盛,再過十幾天就可以采摘上市。王憲魁一連走了三四個大棚,每到一處都仔細觀看果菜長勢,不時詢問棚室造價,生產成本和采暖光照等情況,還與隨行同志、當地黨委政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研究、計算生產成本,叮囑大家要更好地節約費用,促進果菜生產獲得更大效益。
王憲魁強調,事實證明,大慶利用地熱資源發展果菜生產,符合國家要求中心城市提高蔬菜生產和儲存能力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完全符合我省實際。當前,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冬季蔬菜生產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總結經驗,把蔬菜產業盡快做出規模,做出效益,穩定市場,平抑物價,增加農民增收入。要在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溫泉果菜的基礎上,千方百計降低和節約成本,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爭取低投入、高產出,吸引更多農戶參與果菜種植,把我省蔬菜產業盡快做大做強。
哈爾濱市以打造全省最大蔬菜生產基地為目標,加快推進蔬菜產業發展步伐。其中,五常市去年重點規劃了紅旗、拉林2個設施蔬菜園區,新建標準化溫室8000多畝。正值寒冬,蔬菜的長勢如何?市場供應情況怎樣?帶著這些牽掛,1月28日大年初六,王憲魁驅車來到五常,重點查看了拉林滿族鎮設施生態蔬菜產業基地和紅旗蔬菜果菜種植基地。在拉林,王憲魁走進育苗棚室,一邊觀察菜苗生長,一邊向種植戶了解棚室建設、生產成本和保溫取暖等情況。得知培育的菜苗每株要比外進的低0.45至0.50元,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時,他說,黃瓜、西紅柿、茄子和辣椒是外地沖擊我省市場最大的蔬菜品種,也是市民飲食質量提高需求量較大的品種,一定要完善棚室設施,選育優良種苗,加大科技攻關,實現蔬菜低成本越冬生產,做成大規模,產出高效益。紅旗果菜基地的一些棚室已過了盛果期,農戶們正積極栽培新苗,準備換茬種植,王憲魁走進種植戶于秀華和郎國輝家的大棚,詢問他們去年的收入和今年備栽情況,并與隨行的同志共同研究如何提高棚室的御寒保溫能力,降低棚內濕度和增加蔬菜光照。他強調,發展蔬菜產業是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需要,事關百姓生活質量的改善,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我省實際。要通過大力發展棚室蔬菜生產,提高地產蔬菜市場供應比重,保證冬季蔬菜市場供應,防止因市場蔬菜價格高起高落,影響群眾基本生活。要總結推廣先進種植經驗,引進培養實用人才,掌握運用先進技術,科學組織,細算成本,促進蔬菜越冬規模化生產,確保每年11月、12月、1月、2月的本地蔬菜上市供應,真正起到調控市場、穩定物價和農民增收的作用。要積極探索長效機制,完善現在的合作體制,兼顧各方利益,提高種植效益,把更多的利潤留給農民。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既注重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又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把蔬菜產業做大做強,實現政府、企業和農戶多贏。
去年9月,我省在馬鈴薯銷售上主動出擊,從克山成功啟運首個馬鈴薯專列,而后又相繼有多個專列南下,率先打出品牌,搶占了南方市場,在全國馬鈴薯產區出現了嚴重滯銷情況下,我省馬鈴薯銷售火爆,賣上了好價錢,主產地一度出現了搶收搶購情況,薯農收入明顯增加。馬鈴薯搶灘南方市場的效應繼續放大,今年,馬鈴薯定單仍然炙手可熱,僅福建一省就與我省簽訂了10列車的購銷協議。省政府抓住有利時機,提出以馬鈴薯產業為切入點,以工業化思路謀劃農業產業、用市場化思維經營農業產品,把黑龍江大農業建成大產業,特別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保供穩價要求,搞好大宗農副產品儲備,“淡吞旺吐”,平抑市場。相關部門和地市積極籌措資金,全力推進落實該項工作,僅商務部門就拿出2000多萬元直接補貼農戶建馬鈴薯儲藏窖。齊齊哈爾已新建儲藏窖78個,增加馬鈴薯儲藏量32萬噸。其中,克山建窖27個,增儲15萬噸。1月17日,冒著冬寒,王憲魁首先來到克山雙河鄉興佳薯業,實地考察儲藏窖建設使用情況。雖然外面的溫度降到了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但儲藏窖溫度卻始終保持在一至四攝氏度,特別適合馬鈴薯的儲藏。只見七米多高的大窖內,整整齊齊地擺滿了馬鈴薯,形似小山,十分壯觀。王憲魁一邊查看馬鈴薯的儲藏情況,一邊詢問收購價格和市場行情。經理孫立濤介紹說,去年公司共儲藏了5000噸馬鈴薯,商品薯0.35元收購,現在價格是0.50元,種薯的價格要更高一些。預計今年可實現窖儲增值200萬元。王憲魁鼓勵他繼續總結經驗,完善窖儲設施,節約成本、減少損耗。同時,要打好時間差,研究在夏秋季節儲存瓜果、蔬菜等,把儲藏窖綜合利用起來,增加更多收入。克山河南鄉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總投資2609萬元,吸引了314戶農民入社。去年,合作社直接經營土地1.5萬畝,其中種植馬鈴薯2000畝。王憲魁觀看了合作社的農機裝備并詳細了解了合作社的運行和經營管理情況。當得知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機制,去年社員平均實現畝分紅500多元,最大限度地惠及了廣大社員時,王憲魁說,事實證明,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充分發揮大機械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是條好路子。他希望不斷進行合作社體制機制、用工分配管理和財務管理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在現代農業發展上應起的作用,引導農民研究好市場端頭,解決好會種不會銷的問題,爭取效益的最大化,為全省各地的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樹立榜樣。
在北安調研過程中,王憲魁專程考察了設計規劃中的農墾北安管理局綠色食品加工區,與隨行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一起研究加快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工作。該園區位于綏北線南北兩側,規劃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擬重點發展玉米秸稈加工酒精,非轉基因大豆榨油以及油豆角、馬鈴薯、甜豌豆、粘玉米、有機酸菜等農副產品深加工。其中,粘玉米項目已與加拿大簽訂了500萬穗的定單。王憲魁希望農墾與地方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搶抓國家支持農業發展,實現產業向產區轉移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工業,我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機遇,短期內加快上項目、建園區、發展產業,長期上把地區發展框架拉開,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和墾區經濟。
省委常委、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齊齊哈爾、黑河市委市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和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
來源:東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