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新農人”沃野逐夢謀振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2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村民陳雨佳,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這對我是鼓勵,更是鞭策。”1989年出生的陳雨佳,一直是這樣踏實謙遜,無論是大學畢業后到中學執教,還是辭去公職后返鄉創業,她憨厚樸實吃苦耐勞的勁兒一直沒變。


      “我們上官地村是遠近聞名的‘石板大米’主產區,種植水稻、銷售大米為村民們主要收入來源。我返鄉創業的初心就是想讓村民們的生活更好、收入更多,將村里的大米銷往全國。”陳雨佳說。


      為了打開銷路,陳雨佳和村里的年輕人把大米“搬”到了網絡上搞起直播銷售,把水稻從種植到秋收的各個環節展現給消費者。網絡直播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線上訂單紛至沓來。


      賣大米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如何盤活更多的資源。陳雨佳帶領村民挖掘渤海國歷史,建設稻作文化主題公園,把田間體驗游、歷史文化游、研學基地游等有機融合,打包成了農業旅游產品,延長大米產業鏈條,提升大米產業附加值。


      從稚氣未脫的返鄉大學生,到如今米業公司的銷售經理,陳雨佳的皮膚變黑了、能力變強了,成了赫赫有名的“種米姑娘”。


      “是咱們的黑土地成就了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身上承載著祖國和家鄉的期望。只有農村的年輕人多了,企業多了,家鄉的經濟發展才會更好。”陳雨佳說。


      近年來,寧安市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新農人”,他們種大米、賣山貨、開直播、發展鄉村游,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也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人才特別是青年實用人才的短缺、流失,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程。”陳雨佳表示,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有知識、有技術、善經營的青年人才助力,他們掌握現代先進科技知識,思想超前,對社會和變革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夠幫助農民群眾理清思路、加快發展、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弘揚新風,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


      陳雨佳認為,從目前看,創業青年實用人才在鄉村振興行業分布以及總體占比仍然偏低。現實中,涉農領域創業周期長、回收成本慢,很多創業者都遇到了運輸物流成本高、冬季供暖成本疊加等共性難題。如何發掘各類創業青年實用人才回到鄉村,留在鄉村,這就需要持續探索,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陳雨佳建議,各級政府部門針對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給予返鄉創業青年更多差異化、個性化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抓住“鄉情”這張牌,把吸引返鄉青年實用人才放在發展首位,及時關注和掌握并動態收集其基本情況、發展走向,用鄉音動人、用鄉情引人,讓還在迷茫中的青年實用人才主動回鄉村,在故鄉創造自己的“詩和遠方”。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