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住建廳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邊境城鎮特色風貌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全國來看,發布以邊境地區整體城鎮風貌建設為核心內容的較為系統的省級專項規劃尚屬首次。
黑龍江省邊境地區民族特色明顯,18個邊境城鎮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存在較強的相關性。《規劃》以點、線、面“條塊結合”方式系統歸納總結了黑龍江省邊境地區風貌特色,提出了指導性規劃意見。記者從黑龍江省住建廳獲悉,本次規劃涉及8個陸地邊境口岸地級市(地區)的18個邊境城鎮,涵蓋黑龍江省全部2981千米邊境線18個邊境城鎮。
《規劃》提出,18個邊境城鎮按等級分為“3+2+13”三級。
第一級為“3”個邊境區域中心城市,包括黑河市、綏芬河市和撫遠市。依據城市規模及區位優勢、與對岸交流程度,黑河市和綏芬河市定位為50萬人口規模、撫遠定位為30萬~40 萬人口規模的中心城市。提升對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對周邊邊境縣鎮、抵邊村莊的發展起到輻射作用。
第二級為“2”個重要節點邊境城市,包括漠河市和同江市。依據“中國北極”“同三公路起點”的重要地理節點,氣象、生態等旅游目的地吸引,將兩者目標定位為以三江、濕地等景觀為依托的極點生態客廳。
第三級為“13”個特色邊境城鎮+美麗鄉村,包括其余13個邊境城鎮。規劃通過對塔河縣、呼瑪縣、孫吳縣、遜克縣、嘉蔭縣、蘿北縣、綏濱縣、饒河縣、虎林市、密山市、雞東縣、穆棱市、東寧市自身特點進行梳理,形成文化底蘊豐富,風景如畫的北疆特色小鎮、風貌整潔,宜居宜業宜游的公園城市,形成多個兩岸友好交流平臺。
我省現有邊境特色小鎮依托城鎮自身自然資源稟賦、地理區位優勢、人文資源底蘊,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規劃定位清晰。但在具體項目建設方面,普遍存在以自然資源為基礎,以旅游開發為目的,缺少產業集群建設支撐和文化挖掘。今后發展路徑應強調各城鎮尋找和挖掘不同產業支撐,實現差異化發展,避免趨同競爭。
到2035年基本建成協調有序、綠色安全、美麗活力、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沿邊城鄉綜合發展帶。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