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拼經濟促發展同江奏響奮進“春之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0





      嚴冬過盡綻春蕾。近日,在同江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大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建設者們爭分奪秒、開足馬力,以“開局就是決戰,氣勢如破竹”的姿態,奏響奮進“春之曲”。


      開工上滿弦重大項目擂戰鼓


      春潮聲聲,催人奮進。日前,同江市舉行2023年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2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8.6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59億元。項目集中在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跨境電商和現代農業等領域,帶動作用強、發展前景好,將有力推動同江產業加速升級、動能加快轉換。


      在同江市邊民互市貿易點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廠房的內部施工,項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按照海關查驗要求,配備了互貿區2.0查驗系統,安裝卡口查驗通道以及附屬查驗設施設備,投入運行后將達到互貿區運行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


      “我們正采取多點平行作業方式加班加點施工,預計今年6月建成投產,項目正式投產后,將依托邊民互市貿易政策,規模性開展俄羅斯面粉、豆油、糖果等食品、日用品交易,促進外貿經濟發展。同江市民可享受每人每天采買8000元以下生活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同江市邊民互市貿易點項目經理丁鵬說。


      近年來,同江市立足區位優勢,以項目建設蓄勢賦能,為口岸發展“提速加碼”,吸引更多企業落地同江。強化政企對接合作,實行“保姆式”全過程隨行服務,建立便利化審批、專業化推進的項目跟進機制,確保項目盡早投產達產、釋放產能、推動發展。全市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新建了東港疏港公路、口岸綜合服務中心和貨車貨物查驗通道,建設了西港貨檢業務用房,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浮箱固冰通道,完善了口岸查驗平臺體系,實現了全年高效通關。


      “開放的同江、國際的同江”正以大開放牽動同江大發展、快發展,以國際化引領同江新形象、新跨越。在同江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和進出口儲運園區項目建設現場,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近40臺大型機械分布在各個施工點位上,工程正在穩健推進。該項目生產經理劉成祥說:“同江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億元,建設業務技術用房、標準化廠房、倉庫用房等設施。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同步建設,將于明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據了解,該項目配套建設的同江經濟開發區進出口商品加工儲運園項目總投資4億元,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進出口加工產品245萬噸的生產能力。


      “園區建成后,通過業務模式、口岸監管、產品加工、信息平臺、貿易載體、國際物流、跨境合作等領域的創新升級,提升同江市整體進出口貿易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能力,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江市商務和口岸局副局長張之鍵說。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從“奔赴山海”招商引資到“清風自來”項目落地,處處展示著同江的誠意。“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招商、集中力量抓項目”,同江市始終牢牢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強化“項目為王”的理念,壓實目標任務,做好服務保障。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系統組織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運營等工作,不斷拓鏈、延鏈、強鏈,用項目建設“開門紅”助推經濟發展“全年紅”。


      春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礎。“秧好一半禾”,同江市各鄉鎮14萬多畝水稻育苗擺盤播種工作已陸續展開,農戶們利用先進的自動上土機、全自動覆土機給秧盤覆土,進行擺盤播種。全市智能化催芽車間已同步開啟稻種接收工作,預計全市水稻插秧作業也較去年有所提前,為今年全市糧食豐產豐收開好局、起好步。


      在同江市農機大市場,播種機、滅茬機、覆膜機和拖拉機……各種農機一應俱全,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民熱情高漲地購買大馬力農機。


      “我們將持續開展‘送檢驗、送科技、送維修、送服務、送政策’系列活動,組織動員各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主體實行‘全托管’‘聯耕聯種’等農機作業服務,滿足春季農業生產需求。”同江市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負責人寇連君說。


      不斷加深墾地洽談合作、加大對農資經營門店的監管力度、積極做好農資保障和技術服務指導、高科技助力精準省力、多形式宣傳惠農政策和春耕生產知識、送油到田間……搶抓時間節點,同江市多部門合力護航,解決農戶在生產期間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場“倒春寒”過后,各村農戶已經陸續整合自家菜園土地,并合理安排種植時間。4月份種植生菜、菠菜、香菜等蔬菜,5月份種植豆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各村種植能手搶抓蔬菜“空窗期”,在家提前培育蔬菜苗,提早準備、提早育苗,秧盤內的香菜、毛蔥等蔬菜長勢喜人,生機盎然,提前打造了一批創收致富的生態小菜園。


      “育苗50天,花苗就可以進行售賣,這些年來,通過售賣花苗,增加了不少收入。”東方紅村脫貧戶龔德明高興地說。在樂業鎮同勝村果蔬種植大棚,一株株菜苗俏生生地挺立著,青翠欲滴。“我們村集體今年從各家各戶總結經驗后,承包了兩棟大棚種植花苗,包括步步高、萬壽菊、鳳仙花、串紅、牽牛、百葉草等6種18萬棵,全部由村民負責養護。”村黨支部書記蘇文明介紹。


      除同勝村之外,還有一莊村、樂業村與農戶展開合作模式,由村集體提供種子、大棚和售賣渠道,農戶負責育苗養護,充分運用各自所長,優化種植模式,促進村集體和農戶雙增收。截至目前,樂業鎮共種植花苗22萬株,蔬菜10余畝。


      農戶們充分發揮棚室種植優勢,進行果蔬、花苗等庭院種植,既滿足“菜籃子”需求,又扮靚“菜園子”環境。同江市在2022年建設整村推進“菜園革命”20個示范村2320個菜園的基礎上,對10個鄉鎮庭院經濟進行全面摸排,2023年計劃再建設16個示范村,同時打造巾幗生態小菜園和精品戶,進一步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鼓勵更多農戶和幫扶戶參與,豐富庭院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增收。一季度同江市蔬菜產量123噸、水果18噸,分別同比增長40%、200%。


      鄉村振興“糧”為先,同江市圍繞糧食生產目標,大力實施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重要環節,突出抓好良田、良種、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持續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市春耕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年農業生產計劃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


      立足優環境服務群眾提效能


      “我們今后將繼續立足口岸實際,推行靈活查驗模式,進一步縮短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全力推動口岸通關再提速、營商環境再優化,為助推同江外向型經濟發展貢獻海關力量。”同江海關一級行政執法員范穎焜說。


      在近日舉辦的“開放的同江、國際的同江”專題研討會上,干部群眾學習研討氛圍熱烈。會上深入研討了推動同江市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圍繞發展壯大外向型經濟的目標任務,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打開了思路、提升了本領,拓寬了視野、強化了擔當。


      現在來到同江,在各辦事大廳、LED屏幕、出租車電子屏等設施設備上,隨處可見優化營商環境的宣傳標語,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深入企業進行走訪宣傳,主動上門服務,工作人員將《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宣傳手冊、相關惠企政策等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大禮包”送到企業手上,讓企業能及時享受到政府的政策紅利。


      在近日召開的同江市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上,全市機關干部深感責任重大,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十足,紛紛表示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能力,錘煉過硬作風,推動全市振興發展取得大突破。


      “有需必應”“要確保各項政策直達基層、見到實效”“專班+首席服務員+領導聯系”……政府言出必踐,既是增強投資信心的保障,更是創建優良營商環境的保障。


      同江市始終堅持“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的信心之源”這一宗旨,確保企業事事穩落地、事事有回音:制定《同江市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方案》,每月組織部門70家、干部3072人主動上門;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暢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季度受理來電878件,全部辦結,群眾滿意度達到96%;將融資貫穿于企業起步、積累、成熟的各個階段,截至目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貸款4.96億元,實現減稅降費1032.76萬元,幫助同江市企業提供有效就業崗位2300個,實現新增就業人員648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完善了政務服務事項指導目錄,先后梳理辦事事項1448項,其中涉企事項785項,一季度全市各窗口已辦理業務事項2萬筆;積極促進政務服務大廳改造,加強政務信息資源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互聯互通協同共享,持續抓好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各項工作任務。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同江正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創造性地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懷揣著力量與信心,朝著既定目標闊步前進。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