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實現途徑通 關鍵項目相繼落 大興安嶺碳匯產業勢頭正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4





      興安嶺關鍵帶站建站塔河縣揭牌;


      圖強林業局濕地碳匯監測項目啟動;


      大興安嶺行署、林業集團公司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濕地觀測塔選址瓦拉干;


      首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落戶韓家園林業局;


      ……


      “五一”前后,大興安嶺“人氣”日增,來自首都與省城的專家學者和關聯單位紛至沓來,學術研討、合作簽約,以生態、碳匯為核心關鍵詞的各個項目層層展開逐次落地,蓄力多年的大興安嶺在“碳匯”路上漸行漸勁。


      關鍵帶站助力“碳”評估


      瓦拉干,鄂溫克語,意為“向陽坡多的地方”。


      它是隸屬塔河縣的深山小鎮,出縣城向北35公里的車程,路旁林中小樹冒出了綠芽,散發著松子的芳香。資料顯示:這里森林總蓄積329萬立方米,附近有十八站古遺址、界江、塔河固奇谷國家濕地公園、棲霞山植物園、扎林庫爾山、大興安嶺桃源湖等旅游景點。今年這里將相繼建起多座135m、60m、3m高的濕地觀測塔群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4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于貴瑞等眾多專家學者專程在來到這里,舉行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興安嶺關鍵帶與地表通量觀測研究站建站揭牌儀式,并考察了臺站的綜合樣地、輔助樣地、次生林樣地、增溫實驗樣地、濕地樣地,指導了濕地觀測塔的選址。


      “建立臺站的首要任務是監控生態系統演變規律、揭示從樣地到流域到東北亞的生態環境是如何演變與形成的,從而做好對生態環境的調控與管理,對做好碳收支評估、區域碳匯提升、碳匯經濟實現相當關鍵。”于貴瑞說。


      據了解,興安嶺關鍵帶站肩負生態建設、碳中和、生態多樣性保護、技術培訓等多方面任務,很快這里將成為大興安嶺地區生態價值實現的示范基地。對于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生態意識等科普工作也會有極大促進。


      “森林碳庫”厚積待發


      5月,杜鵑花綻放了,在這美好的季節,大興安嶺北部的圖強林業局組織相關人員相繼到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天德泰碳匯有限公司、鑫宏碳匯有限公司進行碳匯工作交流學習。


      今年,圖強擬打造全國一流的林業碳匯展廳,探索碳中和路徑,普及林業碳匯相關知識,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一流碳匯交流中心。


      2022年1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18個林業碳匯試點市(縣)和21個國有林場森林碳匯試點名單中,大興安嶺圖強林業局入選。目前該林業局正在按照實施方案推進碳匯項目開發儲備、永久性碳匯監測樣地布設、濕地碳匯監測等工作。


      同時,圖強林業局火燒區人工更新生長起來的成片碳匯林數據采集工作也傳來好消息。幾個月前,為加快推進碳匯造林工作,確保碳匯造林項目順利上市,林業森調人員在這里開展森林經營的面積、樹種、株數、林齡、樹高、胸徑等相關林分因子的森林調查和數據采集工作,為林區發展碳匯產業項目建設提供精準數據。


      這項歷時近一年時間的采集工作,共完成監測樣地62塊,面積74499公頃,預計最大減排二氧化碳當量8231915噸,為下步森林經營碳匯和濕地碳匯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及技術支撐。


      作為大興安嶺地區探索碳匯產業發展“第一個吃螃蟹的”林業局,自2014年8月開始,圖強林業局率先試點,將碳匯造林工作作為支柱型產業發展,在2016年就獲得了首筆林業碳匯質押貸款1000萬元,全力推進碳匯金融模式創新。為適應項目開發的需要,林業局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赴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取經學習,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前來培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流程的難關。經過大膽實踐,目前碳匯造林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備案,碳匯造林項目監測報告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備案公示,距離上市交易只有一步之遙,實現生態修復和經濟增長雙贏目標越來越近。


      “碳匯儲量豐富,數據精準詳實,就等上市交易了。”圖強林業局書記王大鵬說。


      開發森林碳匯項目,探索生態補償新路徑。多年來,大興安嶺通過嚴格實行林地用途管制、科學化采伐限額管控和國土綠化等相關強有力的措施,有效減少了對森林資源的消耗和破壞,造林碳匯的森林質量也得到有效提升。


      記者從大興安嶺地區地企推進碳匯價值實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大興安嶺在原國家發改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機制下,2014-2017年間共開發建設4個林業碳匯項目,總規模192.6萬畝,預計年均碳匯量151.5萬噸。松嶺和西林吉林業局(現漠河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PDD)已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完成公示。


      2021年以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積極推進森林經營碳匯項目開發儲備,10個林業局與碳資產管理服務公司簽訂了《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服務合同》,已完成10個森林經營碳匯項目設計文本初稿編制,規模87.7萬公頃,預計年均碳匯量182萬噸。


      如今,國家和省試點項目申報進展順利,除圖強成為國家試點項目外,根據省林草局《關于組織申報森林碳匯試點建設項目的通知》要求,目前,大興安嶺地方林業已完成申報二十二站國有林場森林碳匯試點項目,林業集團公司申報十八站小根河和漠河前哨林場森林碳匯試點項目,十八站小根河森林碳匯試點項目已獲省級批復。


      實現路徑明確,無形無價的森林生態資源變成有形有價的“生態產品”,八萬里莽莽既是生態屏障更是碳匯巨庫,以碳匯經濟反哺生態建設實現自我造血的正向循環,大興安嶺的綠水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銀山。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