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智慧”覆蓋數據夏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13





      “早些年幾個人管一塊地,現在我自己管幾塊地,在智慧農業的持續賦能下,我們水稻管理的很多環節均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相較于傳統管護模式,不僅省人工而且更省力。”農業技術人員說。近年來,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助農的發展思路,不斷探索引入“智慧”農業設備,以科技賦能,實現農業種植的播、種、管、收“數字化”和“自主化”,為高質量現代化農業發展夯實技術根基。


      走在寬闊規整的現代農渠上,隨著正午氣溫的升高,沿途上的智慧農渠設備有序開合,使數個秧田內的水位保持在最佳水平。“有了這套智慧農渠設備,現在水田管水也不需要人工巡田了。寸水返青,淺水分蘗,這些工作智慧農渠全部可實現自主判斷、自主運行,現在我僅需要每天巡視1次~2次,做好相關記錄,剩下的全交給這些設備了。”二九〇分公司農業生產部技術人員王博然說。


      提起二九〇分公司“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技術引入對農業種植帶來的改變,他說:“早些年我們夏管憑的是經驗,靠手摸、用腳量,現在傳感器、攝像頭通過數據采集,經由系統分析處理,即可控制相關終端設備按照預設的數據指標進行夏管作業,現在我一個人就能管五六百畝水田。”


      根據水稻生長習性,科學合理管水,是奪取水稻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而在智慧農渠的加持下,可實現水稻生長階段的水量精準控制。目前水稻進入返青尾聲,進入分蘗的關鍵時期,智慧農渠可精準控制池水量在2厘米~3厘米左右,增加低位分蘗。同時,通過佇立在田間的全天候氣象監測設備以及苗情監測設備,能夠為接下來的夠苗曬田、控苗搭架、足水孕穗、干濕壯籽等作業流程提供精準的水量保障。


      在二九〇分公司高標準旱田生長區內,青年技術人員韓爽正在讀取、記錄“農用全自動生態定位監測站”的數據,這次通過用手機綁定基站,以后即可隨時隨地調取耕地的苗情生長、土壤養分、土質濕度及周圍氣溫氣候情況等信息,為下一步植保作業提供扎實的數據保障。


      韓爽說:“早些年父輩種地看天吃飯,現在我們更喜歡用數據說話。通過將數據分析結果作為判斷依據,加上父輩們積累的種植經驗,我們對于作物種植的掌握會更加準確,所提供的夏管建議也更具實踐價值。”


      據了解,在二九〇分公司,類似于韓爽這樣的青年農業技術人員還有100多人,他們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投身到基層農業工作,并在不斷地學習、摸索中逐漸成長為農業方面的數據“分析師”、長勢“判斷師”以及農田的“好管家”。


      接下來,二九〇分公司還將持續貫徹落實“藏糧于技”戰略,深度研判地區實際,綜合引入、示范、推廣前沿“智慧”農業設備,以科技為牽引,持續探索科技助農發展路徑,不斷推動區域農業生產從“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