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黑龍江省饒河縣饒河鎮三義村的鮮食玉米地,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綠油油的玉米稈上掛滿了玉米果穗,撕開翠綠苞葉,玉米粒顆顆飽滿,用手指輕輕一按,便噴出金色米漿,進入乳熟期的鮮食玉米甜嫩多汁,適合收獲。
三義村地處第三積溫帶,降水豐沛,日照充足,晝夜溫差懸殊,一穗穗汁水豐盈、香甜軟糯的鮮食玉米被采摘后,經過扒皮、清洗、漂燙、真空包裝、高溫蒸煮等工序,1小時內便可迎來"華麗轉身"。
"玉米以前按斤收,現在按穗賣。"種了十幾年地的三義村村民孫剛介紹,"以前種大田玉米的時候,要隨時關注糧食價格,天天擔心賣不上價錢白辛苦一年,賺錢還少。去年村里鼓勵我們種鮮食玉米,最開始我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少種了一些,結果玉米還沒成熟訂單就來了,根本不愁銷路。相較于每斤幾毛錢的大田玉米,鮮食玉米的收購價最高能達到每穗1元,我們這里的玉米變成了'金玉米'。"
饒河鎮農藝師李守軍說:"我們推廣使用有機肥、生物菌肥,大大提高新平整土地的地力水平。在播種時采用起壟栽培、精量點播、封閉除草、行間覆膜等一次性播種技術,確保鮮食玉米的安全生長。"
農業插上科技翅膀,鮮食玉米領飛新農業,金色的碩果不僅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還為村民創造了家門口務工增收的機會。村民王秀花忙完自家農活,一直閑在家里,得知鮮食玉米豐收上市,她便前來務工。"在這里工作不但能照顧到家,還有額外收入,我十分滿意。"王秀花高興地說。
農產品要想有發展前景,不僅要種得好,還要銷得好。饒河鎮以優質產品為基礎,積極協調幫助三義村鮮食玉米注冊品牌商標"義玉溢得",助推鮮食玉米"種得好"也"賣得火",三義鮮食玉米今年預計生產加工20萬穗,目前已銷售2萬穗,上市以來供不應求。饒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春語說:"鮮食玉米產業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我們將繼續拓寬鮮食玉米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致富之路,讓鮮食玉米這個金色產業引領三義百姓增收致富。"(記者高偉 通訊員谷琳 楊啟坤)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