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
——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完成109.4億元,同比增長68.1%,其中出口完成22億元,同比增長449.6%。
——生成第七批制度創新案例21項。
這組可喜的數據,來自中國最北自貿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上半年的成績單。
此外,1~7月,開復工項目20個,開復工率90%,年初以來項目建設情況更體現了黑河自貿片區發展的速度和態勢。
黑河自貿片區堅持統籌“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用創新“底色”不斷刷新發展“亮色”,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優勢和特色產業的“集聚地”,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出更加蓬勃的力量。
聚焦“制度創新+模式創新”
產業高地效應進一步顯現
黑河自貿片區掛牌成立伊始,便被賦予了“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等產業,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的功能定位。
2019年獲批至今,黑河自貿片區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積累了寶貴的創新經驗。首批生成典型案例137項,其中有40項獲全省優秀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黑河案例”。
創新中俄跨境集群建設案例,入選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自貿試驗區第四批18個“最佳實踐案例”;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創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個典型案例;中俄跨境運輸車輛“一站通”綜合查驗管控新模式獲海關總署備案……
“自去年8月,黑河自貿片區創新自走機械通關新模式開始運行以來,我們出口各類自走式車輛通關便捷了,出口量大幅增長。”黑河市豐泰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部經理燕曉超談起公司的出口業務情況,顯得非常興奮。
豐泰進出口公司是黑河本土企業,1992年開始做邊貿,目前已發展成為黑河口岸出口各類工程車規模較大、品種最全的公司,去年出口工程機械類用車1441輛,貿易額達4.92億元。黑河自貿片區創新通關模式,給像豐泰進出口公司這樣從事自走式機械出口的企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實實在在的紅利。自走機械通關新模式,帶動出口機械數量增長1078%,企業物流成本下降60%。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制度創新的驅動。今年上半年,黑河自貿片區圍繞營商環境優化、人才培養、跨境金融等領域生成第七批制度創新案例21項上報省自貿辦,進行新一輪“最佳實踐案例”評選。
聚焦“貿易便利化+通關雙通道”
開放高地效應進一步顯現
近年來,黑河自貿片區堅持制度創新,依托公路和水運口岸“雙通道”優勢,進一步提升了貿易便利化水平,帶動了跨境產業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區投資展業,制度創新的紅利已經開始逐步顯現。
今年上半年,黑河自貿片區對外貿易進出口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完成110億元,同比增長68.1%,占全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的95%以上。其中出口完成23億元,同比增長480%;進口完成87億元,同比增長42%。民營企業迸發強勁活力,有業績企業超170家,進出口總值突破30億元。
黑河自貿片區創新推進“互聯網+”對俄合作,涌現出中機網、俄品多、豐泰等一批知名電商企業。上半年,黑河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完成交易額5.54億元,同比增長30%;直播基地完成交易額0.82億元,同比增長101%,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1210)業務通過拼多多全球購業務銷售化妝品、保健品等9596單,累計貿易額50.38萬元。啟動對俄跨境電商出口9610/9710/9810查驗場站建設工作。
保稅等貿易新模式強勢發展,口岸跨境物流通道功能逐漸得到發揮,同樣值得關注。上半年,黑河保稅物流中心(B型)預計進出口貨物達2.63萬噸,貿易額預計完成7.78億元,在全國84個同類型海關監管場所中排名前30位,其中出口額排名全國第9位、東北第1位。
聚焦“金融支持+服務創新”
營商高地效應進一步顯現
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加持。營商環境作為地區經濟軟實力與綜合競爭力的體現,是地方發展的“晴雨表”。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對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系列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措施相繼出臺。
黑河自貿片區在全省首開龍粵合作框架下“跨省通辦”服務,推出多地“跨省通辦”聯動辦理,進一步優化了片區的營商環境。“中俄跨國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審批服務”獲評黑龍江省營商局“全省十佳案例”。注冊零收費,為企業節約成本達300萬元。全國首創“自貿E貸”“邊民貸”使166名邊民受益。全國首創制發數字邊民證1.7萬張,人民幣跨境結算量連續兩年居全省地級市之首。完成了首批俄羅斯進口大豆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壓力測試,中草藥進口品種增加到15種,完成全國首單俄羅斯進口創新試驗低風險中草藥通關、全國首家互市貿易落地加工中藥材GMP企業認證建設。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創新模式,推動黑河片區外貿指標連續三年翻番。“寒地試車”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創新對俄專用車OTTC認證新模式、“兩國雙園”跨境木材加工模式等,為培育中俄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利用、跨境農林產品加工、跨境機電制造等產業注入活力,形成園區互動、產業互補的發展模式。
為了服務外貿企業,黑河自貿片區財政金融局與外管局合作,在行政服務大廳設立了全省首個外匯幫辦窗口。“我們與金融機構合作,積極開展了關稅保函、關銀一KEY通、信用證、信保貸等一籃子跨境金融服務業務,有效緩解了外貿企業的資金壓力提高了通關效率,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黑河自貿片區財政金融局局長丁宇介紹。
同時,黑河自貿片區還進一步優化服務、幫辦代辦等服務模式。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審批40項。優化企業開辦服務,為企業減免費用近55萬元,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記者 邵晶巖)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