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保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扎實推進,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益,藥品價格明顯下降,患者的醫療負擔進一步減輕。
2019年,“4+7”11個試點城市集采的25種藥品擴圍到全國。2020年,32種、55種藥品分別成功入選第二批、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名單。2021年,第四批、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分別團購45種、61種藥品,并在第六批胰島素專項集采實現生物藥集采新突破。2022年,冠脈支架集采工作高效開展,心臟支架等一系列醫用耗材大幅下降。2023年,種植牙集采落地,種植牙告別“萬元時代”,患者不再望“價”興嘆……
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23年底,全國各省份集采藥品總數累計將達到450種,涵蓋了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和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用藥。
在最新完成的第八批國家組織采購中,39種藥品的中標結果顯示,中選藥品的平均降價達到56%。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全國每年可節省167億元。以腫瘤用藥奧沙利鉑為例,該藥用于治療結腸癌,在集中采購前每支價格近2000元,通過“團購”后,價格下降至310元,降幅高達85%。
“這樣的降價,直接減輕了患者負擔,對癌癥患者來說意義非凡。”省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說。
在高值醫用耗材領域,集中采購同樣取得顯著成效。去年,國采完成了冠脈支架和人工關節兩個品種的集中采購,今年種植體完成集采。
七臺河市民張阿姨在去年剛剛進行了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人工髖關節集采前價格差不多要到3.5萬元左右,而集采后,價格是7000元,這兩三萬元錢對于她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張阿姨坦言,如果不是集采降價,她還打算再拖一拖,病痛再忍一忍。
據介紹,冠脈支架平均價格較集中采購前降低了81%,人工膝關節平均降價85%,人工髖關節平均降價89%。
“通過集中采購,高昂的醫用耗材對于許多患者來說終于望而可及了。”省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說。
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集中采購將持續改善患者的用藥條件和就醫體驗。省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所有進入集采范圍的品種,均通過嚴格的審核流程,其療效和安全性與采購前相當。集采后通過加強監管等措施,進一步保障了質量。
為推動集采品種優先使用,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會同相關部門采取處方監控、抽查檢查等手段,督促醫療機構優先配備和使用集采產品。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藥品集采將持續擴大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三大板塊,力爭讓群眾在盡量短的時間內享受到價低質優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在節約醫保基金支出、降低患者負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集采惠民值得期許。集采將持續釋放惠民效能,科學有效指導藥品藥械生產企業轉方式調結構,讓更多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讓更多患者真正享受到國家集采政策紅利,持續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美時)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