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世界研究滿語“活化石”的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民族鄉三家子村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日前,富裕縣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民宗局局長姜德志介紹說,村內滿族人口占多數,尤其三家子村通過黨建引領,注重保護傳承,發展“一村一品”產業,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富裕之路,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都不斷提升,使滿語“活化石”更加璀璨。
村民理念
近年來,該村在縣委統戰部的幫扶下,不斷加強黨組織引領,保護弘揚滿族文化,實現了鄉村振興共富裕。先后被評定為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傳統村落,被中外滿語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研究滿語“活化石”。
滿語教學
激勵傳承人發揮作用。該村現有滿語傳承人17人,其中有6位年齡76歲以上。縣里對他們實施了終生獎,每人每年發給2400元。他們先后整理出版多本滿語書籍。同時,接待國內外多名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調研,并稱贊該村為保護瀕危語言及傳承弘揚滿語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注重傳承滿語文化的基礎建設。村里興建了全國唯一一所滿族語文教學學校,并成為國內繼承、發展滿語文化的樣板。還成立了滿語學會,經常開展滿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并組織考試認定傳承人。2020年,通過“校地合作”,三家子村成為中央民族大學的教學基地。還獲得省政府授予“黑龍江省民族團結進步獎”。注重打造滿語傳承平臺。2021年,申請縣里投資299萬元新建滿族文化研習中心一處,投資187萬元新建滿族文化博物館一處,內部收藏許多滿族傳承物件并進行展出,提升了滿族文化發展的“硬實力”。
傳承人接受來訪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該村建立了“從賣原糧向賣大米”深加工轉變。通過黨組織黨員領辦創辦,目前建成拋光水稻加工廠2家,注冊水稻家庭農場54戶。有“裕滿豐倉”“伊蘭孛”“陶倉盛”“三家子格格”等10來個大米品牌先后注冊。還通過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具有滿族風格特色的電商直播間,直播銷售大米、江魚、雞鴨等農副產品。2022年,全村僅銷售大米一項就收益2080多萬元。
測評傳承人
推動大基地對接大市場。該村黨支部以全國“萬企興萬村”活動為契機,積極與市工商聯溝通協調,使三家子村大米品牌廣告在包保企業——百貨大樓定時展播,還設立了三家子村農產品專柜,確保該村農產品在熱銷。還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產業。目前,以家庭農場為主體,依托豐富的無污染嫩江水資源大力發展綠色水稻種植。幾年來,連片種植水稻占全村耕地總面積的95%,深加工的大米顆粒飽滿、口感香甜、十分暢銷。2021年,該村榮獲了全國“一村一品(水稻)”示范村稱號。
滿語會長趙金純(中)傳承民族文化
打造黨群陣地,推進文明建設。該村黨支部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作為黨員活動陣地和促進村風文明來抓。近幾年, 先后投入80萬元完善了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建設,中心建筑面積達450平方米,內設黨員活動大廳、滿語學會、群眾健身房、一體化服務中心、書報閱覽室和農畜產品直播間。還興建了1300平方的室外健身娛樂廣場和公交站點一處。
水稻豐收
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還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積極拓展服務功能,設置了網格服務站,真正讓村民體會到網格的精準服務、貼心服務的甜頭,不斷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韓宏麗 矯海 葉曉陽)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