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創新“試驗田”喜變“豐收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1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在龍江森工通北局公司八二林場良種試驗基地,大豆進入緊張收割期,放眼望去,金燦燦的豆田一望無際,采收人員忙碌作業,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年初,通北局公司在八二林場建立了81畝設有80個大豆品種的良種試驗基地,進一步加快良種推廣速度,推動糧食生產向綠色、高產、優質、高效目標邁進。


      “我們這片地種的是‘東升216’,這個品種的特點是結莢比較密。”八二林場農業技術員李明超手拿豆稈對記者說,我手里拿的這株有三四十個莢,按每個莢3粒計算,一株產量可達100粒左右,這樣畝產可達500多斤,坰產7000斤以上。


      為多角度、全方位篩選對比大豆品種,八二林場在試驗田播量、播期、施肥、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嚴格按照統一標準進行。邀請農科院育種專家到場指導大豆選種工作,共甄選出本地優良豆種50種、外來優良豆種30種,對不同品類的大豆進行綜合評定,篩選出抗倒伏、耐低溫、產量高等適宜林區種植的優質豆種,并根據實際情況推廣種植。


      “通過今年試驗田測產可以看出,‘東升216’‘東升35’及‘3092’這三個品種在株高、節數、產量上都有優勢,尤其在黑土地上種植,熟期相對較早,畝產目測在500斤左右。”八二林場副場長李思遠說。


      為完成不同品種的樣本采集,試驗田全部采取人工收割方式,確保產量數據真實可靠。


      據八二林場場長李柏峰介紹,林場組織黨員干部成立秋收志愿服務隊,對各地號開展實地踏查,及時聯系具備收獲條件的集約化種植戶,幫助他們協調機車進行秋糧收割,同時成立質量驗收小組全程跟蹤檢查大豆質量,做到收獲進度、質量齊抓共管。


      “試驗田收割工作預計將于10月下旬結束,我們積極調配農業機械,及時跟進在田作物管理,加強秋收農機安全監管,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通北局公司農業生產經營部副部長郭俊良說。


      轉自: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