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省時強調,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推進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配套推廣先進適用科技和高端農機裝備,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黑龍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以發展“四個農業”為鮮明導向,深入推進農業振興,率先建設農業強省,奮力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不斷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聚焦科技農業
用科技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目前,首屆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和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火熱進行中,“龍豆良種”“智慧農機”“延鏈建鏈”成為參會者們熱議的話題,這些關鍵詞指向同一個重點:科技農業。
截至2022年底,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9.8%,高于全國7.4個百分點;主推技術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8%以上,穩居全國首位;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
育“龍江種”強“科技芯”
黑河43、黑農527、松粳207、龍單308……走進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展區,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品種令人目不暇接。“本次展會,我院在科技農業展廳進行集中展示,整合展出了我院在“十三五”以來重大的品種育成和技術突破。”黑龍江省農科院成果產業處副處長吳宏達介紹。
在大豆板塊黑龍江展區,我省展示了高蛋白、高油、兼用、高產和推廣面積最大五類大豆品種,充分展現了近年來全省良種發展水平。
高油品種“合農77”脂肪含量24.1%,大面積生產具有畝產300公斤潛力;高蛋白品種“綏農76”蛋白質含量46.8%,適合加工大豆分離蛋白、豆乳、豆干等豆制品;兼用型品種“黑農88”具有高產、抗病特點。
高產品種“合農71”2019年在新疆創畝產447.5公斤全國大豆高產紀錄,2022年在黑龍江創畝產341.6公斤東北大豆單產紀錄。目前推廣面積最大品種“黑河43號”,具有早熟、穩產等特點,年最大推廣面積達901萬畝,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億畝。
據了解,目前我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為45%和40%。全面開展種業振興行動,今年底完成寒帶作物及大豆種質資源中期庫改建任務,保存能力達到30萬份,建立專家育種示范基地16個,“龍江種”正被不斷輸入“科技芯”。
“智”造良機“數”促發展
本屆博覽會上,雷沃大型多功能谷物聯合收割機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以它為代表的國產農機裝備正緊跟國家戰略,圍繞農機短板弱項,持續推進創新技術沉淀,打破農機裝備技術壁壘,服務于龍江現代化大農業建設。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穩步推進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應用推廣。2023年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在若干省份開展“一大一小”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的通知》,選定我省和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承擔建設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任務。
農業數字化進程步伐加快。我省加強數字農業試點示范,加快推進綏濱、同江兩個國家級數字農業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項目建設。2023年全國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落地佳木斯,圍繞7個領域數字化應用,開展省級數字農業試點縣評選。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全省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6000個,配備監測設備1.9萬臺,植保無人機3.1萬架,居全國第一位。
延伸鏈條科技賦能
以科技為依托,不斷延伸產業鏈、暢通循環鏈、提升價值鏈,方能把充滿鄉土氣息的特色產業做大做優做強。
本次博覽會上,黑龍江萬物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業帶來了全大豆肽濃縮飲品,該企業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全自動現代化的全大豆肽濃縮飲品生產線,產品填補了國內外以大豆為原料科技轉化為液體植物活性肽的行業空白。
綏化金龍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擁有省內唯一的大豆分離蛋白品牌,生產中力求將一粒豆子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產出豆油的同時將剩余物精深加工,生產的大豆分離蛋白、大豆膳食纖維等深受企業歡迎。
據了解,目前我省圍繞延伸大豆產業鏈,大力開展大豆精深加工技術研發推廣,組織實施“大豆蛋白肉食品加工技術集成與新產品開發”等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5項。
東北農業大學采取國際最先進的生物解離工藝,最大程度保存產品的天然功效。黑龍江中醫藥研究院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大豆及藥食同源中藥復合菌純種定量發酵技術,在腸道菌群與健康國際前沿研究方向上邁出了新步伐。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