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3年,黑龍江省富裕縣各級黨委政府通過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更加堅持不懈貫徹落實黨中央以及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首要擔當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在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行列之后,今年糧食再度穩產高產。
“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一年來,該縣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重要指示,努力在糧食安全方面花氣力下功夫。
堅持聚焦穩糧穩豆,擔當好糧食安全生產重任。2023年,該縣總落實播種面積245.1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完成244.02萬畝,其中:水稻37.82萬畝、玉米117.73萬畝、大豆85.73萬畝,均創歷史新高。在此基礎上,一鼓作氣把所有農作物全都搶種在了“腰窩上”,并不斷加大田間管理力度,不僅各級領導靠前指揮,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都深入田間地頭,引導群眾及時對農作物進行病蟲草害防治,指導群眾適時噴藥、施肥,除病、除蟲、除草,及時抗旱保苗排澇施肥,確保農作物茁壯成長。同時,針對夏季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提前制定應急預案,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為全縣糧食再奪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持續推廣大壟密植種植的科學模式,落實好墾地合作“三塊地”,通過示范帶動,向農民宣講大壟種植密植通透、蓄水保墑、穩產高產的機理,同時做好良種選擇、機具購置和種植規程的技術指導,提高了農民對實施大壟種植的積極性,輻射帶動全縣大壟種植面積增加到60.22萬畝,進一步提升農業標準化種植水平。
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去年,該縣及時召集百名種糧大戶的“當家人”深入到紹文鄉勝利村3000畝玉米示范區,實地觀摩和聆聽農技人員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技術創新、農業新裝備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講解和培訓,提高了他們靠科學管理,確保豐收的本領。
過去的一年,該縣還不斷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布了《2023年富裕縣農作物主推品種及先進適用技術清單》,集成組裝高產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推廣玉米、大豆大壟密植技術、玉米提質增效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和無膜淺埋水肥一體化技術等各項增產技術措施,并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創佳績。
統籌農技、農機等部門成立了富裕縣農業生產專家指導組,常態化走進田間地頭傳授相關種植經驗和技巧,在品種選擇、田間種植、機械作業等方面提供農業技術指導服務,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深度融合。據介紹,先后有740名種糧大戶的農民直接受益。
與此同時,該縣還注重聚焦產業融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例如,駐地黑龍江坤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有53個寒地靈芝種植基地,共計1800棟大棚,為全國最大的寒地靈芝棚栽企業。該公司以“農戶+合作社(學校)+基地+公司”的模式,帶動當地1000多戶脫貧戶增收致富,富硒有機寒地靈芝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新門路。(李明澤 矯海 葉曉陽)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