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龍江省財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6%,各項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85.6%”彰顯民生溫度
“我大學畢業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太幸運了。”畢業于伊春職業學院的秦偉程開心地說;
“我住進了溫暖舒適的新房子,太高興了。”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于家屯的徐樹鳳激動地說;
“我去醫院看病,再也不用求人了,太方便了。”哈爾濱市市民張廣威滿意地說。
……
這一件件暖心事是過去一年的美好瞬間。2023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6%。實施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21條舉措,城鎮新增就業35.7萬人,完成年度計劃119.1%,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有調查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推進穩就業保就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來,省人社廳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統籌推進落實,在就業組織保障、政策賦能、載體建設、服務供給、風險防范等方面下功夫,全省就業局勢始終保持穩定。2023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7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19.1%。
這一年,全省人社部門強化責任落實,全面構建高位推動、橫向互動、縱向聯動的“大就業”工作格局。強化政策協同,完善疊加發力就業政策支持體系,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聚合力”,突出援企穩崗政策“添動力”,優化政策落實模式“提效力”。在強化服務提質、創新便捷高效就業服務供給方面,省人社廳堅持以夯實基層就業服務為基礎,健全便利化、專業化、多元化基層就業服務體系,切實將就業服務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造“百千萬”就業服務隊伍,即建設“百名就業崗位推薦官+千名人社服務專員+萬名基層工作者”專業化服務隊伍,加密崗位體驗、直播帶崗等“互聯網+”就業服務,做優用工保障、技能培訓、政策推送等助企服務,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等專項援助,提供訪企服務5.8萬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萬余個。
省人社廳就業創業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強化幫扶兜底、健全全方位重點群體就業扶持機制方面,該廳全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常態化提供失業登記、技能培訓、崗位推薦、兜底安置等遞進式就業援助。對通過市場化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2023年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1.3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
著力改善住房惠民生
屋外天寒地凍,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于家屯徐樹鳳家中,卻是暖意融融。徐樹鳳介紹,去年自家房屋遭水災被毀,在各級政府幫助下,在嚴寒天氣來臨之前就住進了新房,眼下,家里人在新房子里歡歡喜喜過了年。
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2023年,各級住建部門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建筑模式,加快災后房屋建設推進工作,災損房屋在去年10月20日前全部竣工,受災群眾實現安全溫暖過冬。
這一年,黑龍江省住建部門著力改善住房惠民生,城鄉住房條件持續改善。城鎮舊改、棚改、農村危改全部完成任務目標;城市更新行動穩步實施,供水、燃氣、供熱老舊管網改造全部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持續排查整治建筑施工、城鎮燃氣、城鄉房屋等安全隱患,安全發展防線更加牢固;截至2023年年末,黑龍江省完成新建改造市政供水管線600余公里,部分地區百姓吃水難問題有效解決。
幫扶困難群體有溫度
“特別開心你們能來,太謝謝你們了!”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張大爺握著社工的手激動地說。在寶山鄉社工站之前的走訪中,社工得知孤寡老人張大爺是特困供養人員,便立即與張大爺建立了聯系。他們定期到張大爺家,給老人帶去藥物及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
類似的暖心事還有很多。2023年,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傾力打造“民政牽掛·‘救’在身邊”龍江社會救助品牌,持續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匯聚救助合力,切實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優化政策供給讓兜底更有力。這一年,黑龍江省健全完善“4項基本生活救助+9項專項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讓救助幫扶政策有張力,困難群眾生活有保障。
優化管理效能讓服務更高效。這一年,黑龍江省率先實施臨時救助“全省通辦”,取消戶籍地申請限制,困難群眾可在急難發生地直接申請救助,高效回應群眾“急難愁盼”。
優化改革舉措讓幫扶更貼心。這一年,黑龍江省把握困難群眾多方面、多樣化、多層次救助需求,豐富和拓展“基本生活”內涵,以“小切口撬動大改革”,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創新。
改善服務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我這個病應該看哪個科”“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怎么看病”“門診檢查檢驗項目醫保能報銷嗎”……
為更好服務患者,解決患者路線不熟、反復排隊、手續繁雜等問題,2023年,哈醫大一院南崗院區、群力院區門診均設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將門診部、醫務部、結算中心、醫保辦、病案室等多部門業務進行整合,在門診大廳顯著位置由專人進行“一站式”辦理,讓患者及家屬少走冤枉路。以老年人就醫為例,如果不會掛號或號源已滿,可走老年人就醫專用通道,只要60歲以上憑有效身份證件即可進入,然后到“一站式服務中心”現場補號,當日就能看診。“一站式服務中心”的建立,減少了無效流動,縮短辦事時間,最大程度滿足了患者需求。
近年來,省衛健委聚焦人民群眾就醫感受,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開展“看病不求人”行動,陸續推出“改善醫療服務50條措施”“醫療助老暖心九條”和“醫療便民十項舉措”,不斷強化資源配置、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醫模式,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群眾就醫體驗。2023年,省衛健委聯合省中醫藥局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推動開展“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舉措,指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一步縮短候診時長、豐富門診服務、延伸服務場景、保障就醫安全,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持續提升。(記者 李播 吳利紅 楊惠暄 周姿杉)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