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生態助企”二十條 助力項目加速落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15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營商環境。”在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提出要以企業和群眾滿意為目標優化營商環境。


      環評審批工作是項目落地前期的關鍵環節之一,是助力經濟發展的要素服務保障。


      近日,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技術評估會,對湯旺河灌區2023年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項目的環評報告書進行研討評估。


      記者采訪了多方工作人員,了解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如何助力項目加速落地,推動龍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前介入主動服務


      湯旺河灌區位于佳木斯市湯原縣西部,是以湯旺河為水源的自流灌區,灌溉新建村、慶豐村等39個行政村,總面積達16.5萬畝。湯原縣水務局水利技術推廣中心張昊介紹說:“此次項目是在既有工程基礎上,對破損嚴重和不滿足過流要求的骨干工程進行續建改造,建成后將發展水田灌溉面積20.2萬畝。”


      “為按期開工,我們搶抓時間編制環評報告,省生態環境廳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后,主動與我們提前對接,了解環評報告的編制進度,梳理和項目有關的環評問題,積極幫助指導我們解決,讓我們在春節期間順利完成環評報告編制,第一時間提交環評報告,真心為他們的服務點贊。”張昊說。


      該工程涉及哈爾濱、佳木斯、伊春三個地市,是歸省生態環境廳審批的項目。按今年出臺的“生態助企”二十條措施,省生態環境廳組成專班,主動幫辦,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


      省生態環境保障中心工程師朱瑞萍負責該項目的評估工作,在項目還沒有正式受理之前,朱瑞萍就已經提前介入服務了。“我們通過建立工作群,方便與各方溝通,及時解決各項問題,從環評報告的編制到評估整體流程都實現了高效進行。”朱瑞萍說。


      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副處長張海軍表示:“在拿到環評報告初稿后,我們邀請多位環評專家,犧牲春節假日休息時間,逐個章節進行分析研討,及時反饋修改意見。”


      提速審批效率


      為了加快環評審批速度,春節過后,省生態環境廳收到湯原縣水務局編制完成的環評報告,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在環評文件公示期,組織行業專家前往湯旺河灌區現場進行踏查。


      “我們按照‘生態助企’二十條措施,將環評審批從公示—審查—公示—審批的四個流程縮減為兩個流程,實行邊公示邊審查、邊公示邊審批的并聯模式,加快整體審批速度。”張海軍說。


      張海軍提到的“生態助企”二十條措施,是今年2月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系統2024年“生態助企”服務行動方案》中推出的20項惠企政策措施,其中就有12項涉及優化環評服務保障。方案提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實施創新前置提示方式、創建信息獲取渠道、創立線上輔導模式的“三創”舉措,優化許可辦理質效、執法監管方式、政策供給能力、數字化平臺建設的“四優”維度,以及強化環境要素配置的六項服務,全力打造“三創四優強服務”的生態環境領域特色營商環境品牌,助力龍江高質量發展。


      政策措施迭代創新


      記者注意到,這并非是省生態環境廳首次推出惠企政策措施。自2022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連續三年出臺助力企業經營發展20項措施,從企業視角出發,打造多元化、便捷化服務模式,不斷迭代升級惠企措施政策。


      “在今年新出臺的政策中,既有以往好措施的延續,也有原有措施的改良版,更有創新的惠企新政。”張海軍說。


      張海軍介紹,在2023年推出的政策措施中,全面開通綠色通道、同類項目合并審批、精簡環評文件內容、容缺受理申報材料等為全省200個建設項目節約2290個工作日,齊齊哈爾、佳木斯、大慶等地的100個項目享受了“打捆”環評審批政策的紅利,做到一本編制、一次申報、一次審批,這些政策措施在實際運用中效果明顯,因此在2024年的“生態助企”二十條措施中都保留了下來。


      此外,省生態環境廳對一些原有政策措施進行了優化改進,張海軍以精簡環評文件內容為例,“這項政策將適用范圍從產業園區項目擴展到煤炭礦區、港口、航運、水利、水電、軌道交通等專項規劃包含的建設項目。實施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在規劃期內可簡化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內容,可直接引用規劃環評中符合時效性要求的數據和內容。”


      結合黑龍江省實際,今年的政策措施又進行了創新,在便民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如開展行政許可事項視頻辦服務,辦理人員以短視頻形式,向許可申請人演示線上辦事流程,實現線上申請精準輔導。


      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處處長逄博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做好‘生態助企’二十條措施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加強調度指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注重實踐經驗積累,推動成熟改革經驗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把惠企改革推向深入。”(記者 吳玉璽)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