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同江: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開啟運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25





      近日,一輛裝載著11噸俄羅斯大馬哈魚的貨車抵達同江口岸,并順利通關運抵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標志著同江市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正式運營,將極大地促進中俄兩國邊民交流和經貿往來,為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再添新動力。


      為保證車輛入境安全高效,同江海關聯合同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提前安排部署,開辟“綠色通道”,指定專人對接進口商,提前了解進口計劃和相關訴求,及時解決通關問題,并全面收集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使用現代化查驗手段,全面確保入境食品安全、車輛高效通關。


      同江海關物流監控二科科長周民說:“同江海關充分運用智關強國監管系統軟硬件,在口岸現場做好入境車輛登車檢查,提前指導企業進行公路艙單系統申報,以及運輸工具車輛備案,在口岸現場對庫存車輛加封海關施封鎖。同時,提升車輛即到即查等通關便利化舉措,提升口岸驗放效率,縮短口岸通關時長,助力首批互市貿易商品入境,高效順暢通關。”


      同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梁曉峰說:“同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強化調度指揮,嚴密崗位工作銜接,主動對接商務和口岸局及互貿區相關部門,了解通關需求,提前掌握口岸出入境車輛、貨物動態信息,研定互貿商品進口專項保障方案,落實出入境車輛隨到隨檢政策,切實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下一步,我們將精準把握口岸建設需求,從優化服務、科技賦能、全域管控等方面持續發力,營造安全穩定、便捷高效的口岸貿易與營商環境,不斷促進同江互貿區提檔升級。”


      據了解,這批進口貨物是同江市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改造升級后的首單進口業務。由于同江地處松黑兩江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漁業市場較為興盛,大馬哈魚也是同江市民逢年過節必備的餐桌美食,首批俄羅斯鹽漬大馬哈魚和熏大馬哈魚作為第一單業務,進一步推動了同江進口俄羅斯商品的采買能力,滿足了市民的購買需求,推動同江市消費市場提質擴容。


      近期,市民持“邊民證”即可前往同江市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進行貨物購買。在互市貿易區內,擁有“邊民證”的市民可以購買從俄羅斯進口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每人每天享受8000元以下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的優惠政策,申報交易結算手續后,便可以將貨物提離出互貿區。互市貿易政策的紅利進一步完善了邊民互市貿易消費格局,確保了“真邊民、真交易、真結算”,促進了邊民互市貿易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同江市經濟合作促進中心副書記栗雷說:“在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首批互貿貨物順利通關進口,可進一步豐富我市深受喜愛的麻哈魚餐飲文化,我們還搭建了較為先進的查驗、監管、檢疫處理等設施設備,并招引了全國互貿頭部企業浙江互貿集團落戶我市,搭建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商品追溯、公共監管一體化的數字互貿平臺。下一步,互市貿易將在品牌、平臺利用、市場推廣、產業賦能等方面精準發力,為打造開放的同江、國際的同江貢獻互貿力量。”


      據了解,同江市商務部門聯合相關部門搶前抓早,按照海關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2.0版)要求,在同江經濟開發區內,建設占地4.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鐵路互貿區,和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0.9萬平方米的水運互貿區,并順利通過海關驗收。在互貿區升級改造和驗收的全過程方面,同江海關靠前服務,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完善軟硬件布局和建設、調試卡口設備、理順監管流程,合理嵌入電子關鎖、互聯網+、云艙管理等智慧海關監管手段,做好開通運行準備工作。通過水運和鐵路互貿區的平臺載體,可較大規模地進口俄羅斯優質的產品、擴大同江互市貿易規模,提高邊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同江市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同江口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全國各地及俄羅斯的游客到同江觀光旅游,同江市將以同江口岸過貨為契機,把握中俄合作的新前景、新機遇,充分發揮功能作用,積極對接各類優質資源,全方位開拓對俄市場,著力成為中外經貿往來的橋梁紐帶,爭創國際物貿集團一流品牌,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助推同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貢獻積極力量。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