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2023年高標準人才服務為企業降低用工成本48.6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29





      人才是“第一資源”。


      2023年,黑龍江省勞動力人才工作專班協同聚力攻堅,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感知度和人民群眾滿意度,助力全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線上建成“就在龍江”智慧就業服務平臺,線下舉辦省市縣三級大型招聘會等專項活動9472場次,發布招聘崗位147.2萬個,達成就業意向30.6萬人;加速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全年為企業降低用工成本48.6億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才數量大幅提升。


      聚焦高標準 對標國內外先進指標體系


      “我們把握世界銀行調整勞動力新指標時機,精心組織、先謀快動,推動我省勞動力指標體系與國內先進水平接軌。”在不久前舉行的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沙廣華介紹。


      據了解,在對標高水準技術方面,我省抓住國家層面新指標體系設定的窗口期,精準把握國家動態方向,學習先進理念經驗,努力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同頻共振。在構建全鏈條指標體系方面,我省立足國際勞動力一級指標,構建起勞動法律質量、公共服務質效、企業用工便利度3個二級指標,公平就業、職業安全等11個三級指標,同工同酬、糾紛調處等29個四級指標,設定就業狀況、群眾滿意度等38個監測指標,形成符合實際、體系完備、對標先進的指標體系。在完善多部門協同機制方面,建立成員單位和省市縣三級工作協同機制,形成高效辦成一件事、打造就業服務圈等9個方面30項任務清單,納入“四個體系”閉環推進,推動形成齊心抓落實、合力優環境的工作勢能和生態。


      “在‘一件事’智能服務平臺辦事,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清晰明了,辦理結果及時反饋,實現了多項業務一個平臺,多個科室依序審批,不僅減少了跑腿排隊的次數和時間,還可以協助各單位人事工作人員對工作進行查缺補漏,既規范了權力運行,又提升了服務效能,真正站在辦事的角度考慮,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提起“一件事”服務平臺,木蘭縣衛生健康局人事科科長馬云峰深有感觸。


      作為全國8個試點省份之一,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進、管、出”職業生涯全周期13項業務整合成“一件事”,實現一張表單、一次申請、一網通辦,黑龍江的做法在全國推廣并獲評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


      聚焦選用才 提升人才服務便利度


      “2023年,我校在引進人才時,遇到檔案接續問題,省人社廳幫助我校從速辦理了入職手續,保障高層次人才順利落戶黑龍江。”說到人才引進,東北石油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徐萌感慨地說。


      據介紹,2023年以來,省人社廳積極暢通引才“綠色通道”,落實“上門辦”“提速辦”工作機制,特別是在人才引進手續辦理方面為高校和人才提供優質服務,極大地縮短了辦理時限,持續提升高層次人才引進效能。


      而這不過是我省人才服務的一個側面。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省勞動力人才工作專班深入貫徹人才振興“60條”,打出“引育留用”組合拳,營造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暢通引才“直通車”,讓人才流動更有速度。創新實施省市縣三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聯考,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到龍江就業創業。圍繞“4567”現代化產業人才需求,實施博士后“智匯龍江”計劃,年度招收博士后1005名,同比增長31.7%。我省還用好評價“指揮棒”,讓人才創新更有力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出臺26個系列改革方案和49個行業評價標準,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范的評價體系。全面推行技能人才社會化評價,實施“新八級工”技能等級序列,拓展技能人才發展空間。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互評渠道,打造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成長平臺。搭建服務“暖心橋”,讓人才安業更有溫度。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改革,從預審前置、要件精簡、時限壓縮方面入手,得到國家肯定,為我省作為全國“退休一件事”創新示范區奠定工作基礎。


      “2023年我來到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從事樹脂開發工作。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高層次人才引進,滿足了我在哈爾濱從學生到企業員工轉變的要求,安家費一次性給予補貼,落戶專人處理政策簡化。單位對未來創新、成果落地比較注重,讓我成就感十足,感覺生活和研究都有盼頭兒。”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殷悅信心滿滿地說。


      聚焦優服務 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


      “太感謝你們的幫助了,讓我們在春節前拿到了被拖欠的工程款能過一個安心年。”1月29日,齊齊哈爾市克山縣韓樹有等9人,將一面錦旗送到克山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據介紹,1月4日韓樹有、宋占深等9人到齊市克山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反映在克山縣某工地做木工,被拖欠工資34萬元。縣人社局、住建局和信訪局得知情況后多次協調,敦促開發商籌措資金解決了工資拖欠問題。


      在雞西市人社局三位一體維權大廳監察窗口,雞冠區居民張海臣、郭志杰等7人反映用人單位拖欠他們5個月工資32.5萬元。兩天后,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張海臣等人領到工資后,臉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2023年,我省協同聯動,打造權益保障“服務站”。會同各成員單位構建信訪、仲裁、監察“三位一體”智慧維權模式,打造“家門口”的維權服務平臺,推進新業態調解組織建設,全年辦理勞動人事仲裁案件2.7萬件,維權金額6.3億元,欠薪案件保持“動態清零”,為1.7萬名農民工解決拖欠工資3.8億元。


      在我省,一進入冬季,根治欠薪攻堅行動便全面開展,省市縣三級全面進入“會戰狀態”,推動農民工欠薪問題有效化解。而在平常,助企合規經營的上門送法服務已成為常態化工作,“柔性執法”“包容審慎”助力企業實現了勞動關系雙贏。


      更為企業樂見的是我省推動全場景數字賦能,優化全周期公共服務,以優質勞動力市場環境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激發活力,打出助企發展“組合拳”。加快用工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數據同源、功能互補、無縫銜接。加速惠企政策精準直達,推廣“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等便捷服務模式,推進穩崗返還、就業補貼政策盡享速達。


      “這家銀行是社保中心的基層網點,現在辦社保就近就地就辦了。”在牡丹江市的一個銀行網點,前來辦理社保繳費查詢業務的李女士說。像這樣設立社保服務專區的銀行網點,牡丹江市有123個。


      為了便利群眾,建立社保服務“一張網”。實施“社保快辦”便民服務行動,立足線上線下經辦同標準、辦理同平臺,推動實現參保登記等78項業務“全程網辦”,社保關系轉移等31項業務“跨省通辦”,繳費查詢等21項業務在銀行網點“就近可辦”。全年服務群眾6.4億人次、社保卡訪問量2.5億人次,人社部通報我省政務服務好評率達99.99%。


      “強化優化勞動力市場監管直接涉及群眾利益,我們將在強就業、穩社保、聚人才、優服務、保權益方面持續發力。”沙廣華說。(林樂君;記者 李播)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