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深哈玉米生物育種產業技術聯盟啟動儀式在哈爾濱舉行。該聯盟整合國內農業科技資源,既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為代表的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又融入多家國內龍頭種業企業。聯盟將通過跨區域合作,促進玉米生物育種技術創新和應用,提升玉米產業核心競爭力。
糧為民本,良種先行。現代種業已進入“常規育種+現代生物技術育種+信息化育種”的“4.0時代”,科技優勢成為提升種質資源競爭力的核心。“聯盟將開展玉米品種資源創新、新品種選育、生物技術等種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攻關,力爭年內開展2—3個玉米新品種的科研創新工作,并在黑龍江省內100個以上測試網點開設新品種展示及評價服務,為新品種的推廣及轉化提供數據支持。”聯盟理事長單位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曉東介紹。
啟動儀式上,聯盟理事長單位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等10家單位簽訂了生物育種聯合攻關協議。產業聯盟將深化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科企聯合攻關,建設現代生物育種平臺,加快先進育種技術應用和科研成果轉化。
該聯盟是黑龍江省首個生物育種產業技術聯盟。未來,聯盟將支持聯盟會員實現育種技術升級,推動生物育種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育“龍江種”,強“科技芯”。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宋博巖介紹:“近年來,哈爾濱從科技攻關、平臺建設、良種推廣、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持續推進種業領域創新發展,為生物育種產業發展提供了完善的科研基礎和完備的生產能力。”(記者李麗云 朱虹)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