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正在上演一場奔赴高質量發展高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積蓄未來發展新勢能的“接力賽”。齊齊哈爾高新區在這場“接力賽”中,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打造全鏈條孵化平臺,讓企業展翅飛翔。
今年4月舉行的備受全球關注的慕尼黑國際分析生化及實驗室技術博覽會上,來自中國齊齊哈爾高新區的黑龍江邁沃德工貿有限公司新品Maworde低氧工作站備受矚目。
自2017年5月來到齊齊哈爾高新智谷眾創空間以來,邁沃德依靠自主創新,在氣體環境控制實驗室設備這條賽道上一馬當先,成長為國內技術領先的生產商,擁有發明專利35個,實用新型專利28項。
如今,邁沃德依托齊齊哈爾高新區全鏈條孵化體系,年營業收入從百萬元增加到千萬元,員工從3人發展到30人,產品由單一組裝產品到自主研發全鏈條生產。截至目前,該企業已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實驗室提供服務,產品遠銷美國、德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該企業總經理王競說:“我們一路的成長,離不開齊齊哈爾高新區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為筑好“鳳巢”,完善孵化鏈條,助力更多企業迎風展翅,齊齊哈爾高新區率先栽好“梧桐樹”,建設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的高端制造創新基地和4.6萬平方米的精密智能制造創新基地。搭建好了項目載體,齊齊哈爾高新區還加大支持企業創新力度,通過爭取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要想打開新天地,還需要提供科技方面的強大支撐。齊齊哈爾高新區成立東北精密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燕山大學齊齊哈爾產業發展研究院、G7聯盟工作室等,與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齊齊哈爾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讓科技創新“朋友圈”不斷擴大。
同時,齊齊哈爾高新區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將產業資源、人才資源、教育資源、創新資源有效對接。重點圍繞裝備制造產業發展,2023年5月,齊齊哈爾高新區牽頭成立齊齊哈爾高新區裝備制造業產教聯合體,成員包括政府8個部門、本科高校3所、中高職18所、科研機構14家、企業88家等,高效融通“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實現對產業的賦能創新與協同發展。
要想孵化得好,就要給企業提供資金“活水”。齊齊哈爾高新區利用企業“畫像”、企業分級分類、企業專題庫、高成長企業識別等功能,啟動梯度培育系統工程。為推動科技、經濟、金融有機結合,齊齊哈爾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出積分貸相關產品,為區域科技型企業量身打造科技金融產品,2023年為園區企業金融授信達4億元。
齊齊哈爾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馮萬里說,作為孵育高新技術產業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齊齊哈爾高新區將繼續聚焦成果轉化模式創新、深耕產業生態創新、踐行服務方式與載體創新,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探索與實踐。王靜陽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