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特色養殖 開啟鄉村新“食”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20





      牛糞養蚯蚓,蚯蚓喂家雞,鴕鳥當家禽,寒地養龍蝦……如今,這些在黑龍江省鄉村已不是新鮮事兒了。近年來,黑龍江省依托優質的自然資源,鼓勵因地制宜,發展“一鄉一品”特色產業,特色養殖業應運而生,多點開花,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蚯蚓“鏈”出種養循環


      對于一只雞來說,實現吃蚯蚓自由應該是件幸福的事了。近年來,嫩江市塔溪鄉沐河村立足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創建新模式,以蚯蚓為飼料產出的“蚯蚓雞蛋”遠近聞名。


      沐河村的生態牧場和充沛水系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促使村民們紛紛投身于養殖業,但同時產生了許多牲畜的糞便,村干部孫志軍有點擔憂,“養殖致富了,但生態環境、村容村貌也很重要,如何將牛糞合理利用起來呢?” 孫志軍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


      2021年,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讓孫志軍了解了“蚯蚓雞蛋”項目,他從中找到了解決村里牛糞的好辦法。2023年5月,在鄉村領導支持下,占地3200平方米的沐河村蚯蚓養殖基地建成,引進蚯蚓和種雞,蚯蚓產生的糞還能做有機肥料。


      沐河村黨支部書記劉松松介紹:“我們的雞飼料配比是90%玉米面、10%的蚯蚓,所以大家叫它‘蚯蚓雞’,‘蚯蚓雞蛋’比普通雞蛋的蛋黃顏色更黃,蛋白質更高,雞肉的口感也更好一些。”


      沐河村的糞污污染解決了,孫志軍說:“更重要的是村里建立了‘牛糞養蚯蚓,蚯蚓喂雞,雞產雞蛋’新模式,此模式可推廣,我們村里的牛糞可以‘外賣’了。”


      隨著“蚯蚓雞蛋”的需求逐漸增多,下一步,該村將擴大養殖規模,擴建蚯蚓養殖基地2000平方米,養殖“蚯蚓雞”1000只,投入4.5萬元引進種蚯蚓3000斤。通過處理蚯蚓糞研制花土肥料,申請養殖“蚯蚓雞”和“蚯蚓雞蛋”有機認證,與電商平臺企業合作,做好線上線下服務,積極帶動更多老百姓加入進來,加快沐河村集體經濟增收,助力循環農業發展。


      冷門產業另辟增收渠道


      近日,天氣涼爽,嫩江市多寶山鎮礦山村衡利養殖場的鴕鳥養殖基地里,400多只體型健壯的鴕鳥正邁著大長腿,在室外趾高氣揚、閑庭信步,享受著美好時光。


      近年來,嫩江市多寶山鎮大力發展鴕鳥特色養殖,打造齊齊哈爾以北最大的鴕鳥規模化養殖基地,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通過示范引領、串點成線,讓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


      “之前政府號召大家養鴕鳥,剛開始考察的時候,看著體重像豬一樣重的鴕鳥,心里犯怵。觀察多了我發現鴕鳥有一個特性,就是特別執著,跟我的性格很像,我認為只要我認真學習飼養知識,總結經驗,一定能把200多斤的大鳥養好。”多寶山鎮礦山村衡利養殖場場長劉衡說。


      劉衡的決心也讓當地村領導們堅定了信心,在政府的扶持下,今年初,劉衡的鴕鳥養殖基地建成了。劉衡算了一筆賬,一只鴕鳥每年的飼養成本為500多元,鴕鳥能長到200到300斤,每斤鴕鳥肉售價不低于30元,再加上一只成年雌鳥每年大約能產30~40個蛋,鴕鳥蛋可雕刻或食用,一個鳥蛋能賣150元左右,一只鴕鳥就能收入6000~7000元。鴕鳥養殖相對也比較省事兒,夏天在外邊散養,冬天就進大棚,收益還可觀,致富有希望了。


      據了解,鴕鳥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等特點,飼料價格也相對便宜,養殖成本低,并且鴕鳥渾身都是寶,不僅鴕鳥肉、鴕鳥蛋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且鴕鳥的羽毛、皮、腿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鴕鳥油也是化妝品的重要原料,鴕鳥養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多寶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姜文文介紹,未來,多寶山鎮政府將持續貫徹落實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理念,因地施策,積極與當地林場溝通協調,開發“林場+基地”模式,探索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延長鴕鳥養殖產業鏈條,增加鴕鳥的附加值,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助推產業振興、鄉村振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南蝦北養”破解致富密碼


      “黑土地上能養龍蝦?”


      “能!還是產自澳洲的淡水藍龍蝦。”巴彥縣富江鄉王勇用七年飼養試驗給出了準確答案。“最近打撈的龍蝦體重大約一兩多,我的澳洲龍蝦終于養殖成功了。”王勇激動地說。


      近日,王勇的3.6萬尾龍蝦即將打撈,全村的人都翹首以盼,都想一睹“南蝦北養”的澳洲龍蝦真容。王勇介紹,每畝放養約4000只蝦苗,成活率70%左右,畝產280斤,按照每斤市場批發價60元,每畝就能收獲16800元,扣除成本,每畝池塘凈利潤可達8000元。


      富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呂忠雙介紹,富江鄉黨委、政府把發展澳洲龍蝦作為立鄉產業,在五岳村魚池建立富江鄉澳洲龍蝦繁育基地,吸引民間資本注入,建設澳洲龍蝦蝦苗繁育池、鏢苗池。鏢苗池能夠增加外塘放養時間,每個成蝦體重加大,每斤成蝦價格可達100元。同時,發揮王勇的養殖繁育蝦苗技術優勢,聚力打造澳洲龍蝦的大型養殖繁育基地,讓龍蝦產業在明年有井噴式發展。


      “王勇自己養龍蝦這幾年,村民為他捏把汗,心里疑惑那高檔玩意,咱們老農民還能養好?要是養好了,明年我也跟著干。”村民姜大力說。


      王勇說,“最近要買龍蝦的太多了,但我目前沒有那么多啊,過幾天打撈完畢后,我得留夠了種蝦,剩下的龍蝦才能出售,現在,我正在加緊施工建孵化棚,還有六七天完工,待龍蝦打撈完畢,部分龍蝦要轉到這里繼續養殖,并進行孵化工作,明年就可以賣蝦苗了。”(王春燕 黃向民 宋晨曦)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