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會上,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雨表示,黑龍江省近年來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踐行大食物觀,不僅要“米袋子”鼓鼓的,“菜籃子”“奶罐子”“肉盤子”“果盤子”都要滿滿的。
首先是強畜牧。黑龍江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和黃金奶源帶,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正在加快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強省轉變。近年來,該省相繼實施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若干政策措施,穩定生豬生產、推進奶業振興、發展中高端肉牛、做大做強鵝產業。波司登(哈爾濱)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柳橋集團鵝產業一體化項目即將建成,鵝司令項目已經投產,龍江和牛暢銷全國,生豬外銷量居全國前列,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全國第一。2023年,全省肉蛋奶產量達到938萬噸,創歷史新高。
其次是興漁業。黑龍江漁獵文化歷史悠久、水產種質資源豐富,有以“三花五羅十八子”為代表的100多種野生魚類,龍江冷水魚因味道鮮美、肉質緊實受到消費者歡迎。黑龍江省大力實施冷水漁業振興行動,突出大水面生態養殖,組織開展春育、夏放、秋撈、冬捕系列漁事活動,大銀魚、鯉魚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二,興凱湖大白魚、方正銀鯽、河蟹、小龍蝦等名優水產品生產已初具規模。2023年,黑龍江省水產品總產量77.5萬噸,產值155億元,增幅均居全國第二。
最后是優果蔬。黑龍江地處高寒高緯度地區,與南方果蔬產區相比,錯季蔬菜生產的優勢非常明顯。黑龍江省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抓住南方果蔬生產淡季的時間窗口,下大力氣狠抓蔬菜生產,努力打造“北菜南銷”生產基地,為保證國家“菜籃子”安全作出貢獻。黑木耳產量、食用菌鮮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黑木耳產量占全國的4成以上。2023年,蔬菜及食用菌產量超870萬噸,增長14.6%。
此外,黑龍江廣袤的森林里同樣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食物資源。蔓越莓、藍莓、沙棘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還有產量可觀的“龍九味”“寒地龍藥”等道地藥材。
張雨表示,下一步,黑龍江省將全力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一是堅持全方位開發。堅持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構建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二是堅持基地化引領。堅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著力建設中高端肉蛋奶生產基地、冷水魚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生態森林食品供應基地、寒地果蔬生產基地。三是堅持全鏈條打造。充分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伸食物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把更多綠色、生態、優質的黑龍江食品端上全國人民餐桌。 (記者 高偉)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