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黑土地金色的田野,空中是無人機在盤旋,地面是聯合收割機在穿梭,豐收的畫面中新幫手已經成為主角。走進工廠車間,一列列整齊的數字機械與技術能手緊密配合,取代了隆隆的作業聲,數字車間、智慧工廠成為龍江大地的新主流。
新幫手、新主流背后是新技術、新動能,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2024年黑龍江省新動能加速集聚生成。前三季度,重點新興產業產值(含軍工)同比增長7.6%,其中高端裝備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這不是黑龍江省新動能第一次遞交優異答卷。
回看2023年的數據,龍江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就已經成勢。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同比分別提高1.4、1.2、0.7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2.3%,高于全國9.6個百分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智能農機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2.9%、14.2%、12.7%。
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孕育著龍江未來的新希望。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智慧農業農機中心數據指揮平臺前,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每個地塊的編號、作物品種、耕地類型就盡收眼底。數字農業已覆蓋農作物耕、種、管、收各環節。“我們為墾區4600萬畝耕地、22萬個地塊、56萬種植戶、62萬臺農機具建立了‘身份證’,形成了數字檔案。”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單翠榮介紹,通過對土地進行“畫像”和地力分析,可以畫出土地的“健康體檢表”,從而實現精準作業。
在哈爾濱新區,工大衛星投資兩億元建設了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未來我們將具備年產百顆500kg量級衛星能力。”總經理助理王然滿懷激情。包括工大衛星在內,目前已有40余家航天衛星領域相關企業匯聚哈爾濱新區,衛星制造、衛星應用服務等多個領域成果不斷涌現。
在穆棱市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現代感十足的生產車間內,滿墻的專利證書無聲地透露著這家企業的“科技含量”。作為黑龍江省第一家芯片制造商,其生產的IGBT模塊產品涵蓋工業控制、白色家電、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等多個領域。2017年,僅有700萬元啟動資金的北一半導體企業,在當地免費提供廠房、土地,幫助其解決資金難題、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的扶持下,逐步成長為國內行業領先的半導體芯片企業。
在牡丹江恒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明年初,一個無人智能化綠色廠房即將投入運營。這家老牌國企一直是行業內的“隱形冠軍”。近些年,恒豐紙業來借助技術優勢,研發出一款世界最薄的印刷用紙——19克薄型印刷紙,其單頁厚度只有0.025毫米,卻要靠保持印刷性好、字跡清晰、紙張柔軟、不透明度要特別高,翻閱沒有響動的要求。
……
轉方式、調結構,一個個快速發展的企業成為龍江新質生產力發展代表。在他們的示范下,龍江迎來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熱潮——6月在牡丹江舉行民營企業進邊疆。7月在黑河舉行“助力向北開放新高地·外向型民營企業黑河行”。9月舉辦2024中國產業轉移對接活動(黑龍江)和“全國民營科技企業科技創新與標準創新大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中國產業對接活動(黑龍江)簽約額達2500億元,172個項目涵蓋了數字經濟、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農機等領域,戰略新興產業比重高達70%。這些高質量的產業項目為龍江未來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
“戰略新興產業中的高端裝備和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已經很久,這說明黑龍江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做出的努力正在顯現,也說明黑龍江正從能源、化工、裝備、食品這四大傳統產業的框架中走出來,轉型升級已經取得新進展,未來發展積蓄了新力量。”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做出如是評價。(記者 桑蕾)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