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也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600億斤,創下"二十一連豐",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
黑龍江省稅務部門高度關注農企農戶涉稅訴求,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黑土地以"新質生產力"繪就好"豐"景。
育種周期從10年縮短至七八年
種子,被譽為現代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
在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研發中心,生物育種研發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正批量化提取和檢測種子的DNA信息。這里的種質資源庫,保存著9萬余份種質資源,為育種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基因支持。墾豐種業的財務總監李萍告訴記者,通過育種平臺的構建,結合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墾豐種業縮短了育種周期,使一個作物品種的育種周期從過去的10年左右,縮短到如今的7年至8年,并形成年參試品種近300個、年審定自主知識產權品種20余個的育種研發能力。
屢創佳績的背后,稅收的支持不可或缺。"公司近年來研發投入每年都在1億元以上,得益于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等稅收減免政策,我們種業研發創新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李萍說。
結合企業特點,黑龍江省稅務部門成立專門的服務隊,給企業以全鏈條的指導,結合企業在研發費用歸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重點指標、易錯指標進行重點輔導,確保企業精準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經過輔導,我們的研發費用管理更規范了,也因此有了更多資金投入到新品種培育中。"李萍表示。
施肥實現"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
黑河是我國最大的大豆生產地級市。走進北大荒集團遜克農場早已收獲完的大豆田,翻耕過的土地黝黑、松軟,都已經是"黑色越冬"等待播種的狀態。
"2024年,我們每坰地產量在2500多公斤,按市場行情,每坰地有2000多元純收入!"北大荒集團黑龍江遜克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齊會喜說。
大豆想高產,肥料是關鍵。為了把大豆生長過程中所需肥料快速安全高效地供給大豆,農場每年秋收后都會對不同積溫帶、不同區域的地塊進行土壤采樣,全面掌握土壤養分數據,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因地制宜為豆田配置"營養餐",并創新推出"噸包肥+轉運車+機械化"分層施肥新技術,把所需肥料快速安全高效地供給大豆。
大豆的"茁壯"成長,離不開稅費服務的精準滴灌。由于遜克農場距離城區較遠,黑河市稅務部門專門為其配備了助農管家,提供一對一的專屬服務。公司可利用征納互動平臺,實時發出涉稅申請,由稅務干部對公司電子發票開具、費用列支、增加發票限額等方面的稅務處理進行精準輔導。"2024年以來,我們享受各類稅費優惠1300余萬元,利用這筆資金,我們計劃打造'田間觀測站',對大豆從種植到收獲的生長情況、機械作業、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實施監測。"齊會喜說。
據了解,黑龍江省稅務部門綜合運用稅收大數據,為涉農企業量身定制"涉農稅費優惠政策導覽",定期出具"企業發展體檢報告",實施稅務風險提醒阻斷,幫助各類涉農主體規范財務和納稅行為,截至目前已累計提出納稅申報、發票管理、賬目管理、納稅信用等級提升等風險防控建議千余條。
玉米秸稈變身綠色電力
肇東市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生產先進縣,種植業較為發達,秸稈產量和利用率都很高。
"玉米秸稈在我們這兒是'寶',有很大用處。"肇東市宋站鎮明盛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文忠說。
在肇東華慶新能源有限公司,粉碎的秸稈被源源不斷地投入巨大的爐膛內,經過充分燃燒,轉化為電力,輸送到周邊鄉鎮,照亮千家萬戶。
肇東華慶新能源有限公司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生物質熱電聯產單機機組,每年可消耗生物質原料50多萬噸,年發電2.3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14萬噸。
公司財務負責人侯亞男介紹:"公司并網發電以后,生物質采購量陡增,再加上起步階段資金投入大、回流慢,資金成了我們最棘手的問題。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公司累計享受稅收減免超千萬元,環境保護稅還減免了6萬多元,'真金白銀'的稅惠紅利,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
據了解,當地稅務部門緊盯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組建服務小分隊深入企業開展實地調研,針對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開展納稅輔導,積極引導企業走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記者 王徽)
轉自:中國稅務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